一项最新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儿童早期接触微量铅元素可能对大脑记忆中枢造成不可逆损伤,这项由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开展的纵向研究于2025年7月31日发表在《儿科学杂志》上。
研究团队追踪调查了来自工业城市代顿的190名学龄儿童,通过高分辨率MRI扫描发现,血液铅浓度超过1.5μg/dL的儿童(约为美国现行干预标准的三分之一),其大脑海马体体积较对照组减少约8%。这种结构变化与空间记忆测试成绩下降呈显著相关性。
"我们首次在活体层面上证实,铅这种神经毒素会特异性攻击负责记忆形成的海马神经网络",首席研究员艾米丽·陈博士解释道:"即使在调整了社会经济地位和教育干预等因素后,这种相关性依然成立。"
研究还显示,铅暴露对记忆功能的影响呈现"剂量-效应曲线"特征。当血铅浓度从1μg/dL升至5μg/dL时,儿童在复杂图案记忆测试中的错误率增加27%,反应时间延长0.8秒。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损害在女孩群体中表现更为显著。
美国儿科学会立即对研究结果做出响应,建议将儿童血铅警戒值从当前5μg/dL下调至1.5μg/dL,并呼吁加强老旧社区饮用水管道改造。环境健康专家指出,全国约420万处住宅仍存在含铅管道,这为初级预防工作敲响警钟。
该研究采用了新颖的扩散张量成像技术,首次揭示了铅对大脑白质微结构的破坏模式。研究团队计划下一步分析表观遗传机制,探索早期干预的可能性。此项研究获得美国国立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专项资助。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