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从未服用过,所以无法真正评价它的效果。不,不,我也没用过。我认识很多人用过。你没用过。我没必要为此自夸。
欢迎收听《与医生对话》的又一期节目。我是Paul Salazar医生。我是Brad Winning医生。
今天我们有一个很棒的期刊俱乐部讨论,这是一个正反观点的辩论。这很好地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复杂性——有时文献显示某个明确答案,而下周就有新研究提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我们必须非常小心:请不要说出"科学说"这样的话。科学不会只说一件事,它是在辩论、提供信息并开放讨论。几乎所有研究都以"需要进一步研究"结束,几乎没有结论性证据。这里就是两个说不同事情的伟大科学研究的完美例子。
有趣的是,我们已经拍摄了其中一个视频,但在发布前,第二篇相反的研究出来了。所以我们重新制作,展示正反观点。
伟哥是否能降低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症的几率?这是一个关于药物重新利用的有趣案例。伟哥最初并非为治疗勃起功能障碍而设计,它对血管的作用最初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胸痛)。研究人员发现,尽管患者仍有胸痛和高血压,但他们的性功能明显改善。发明者Peter Dunn和Albert Wood迅速将其推向市场,1996年获得专利并在不到两年内获FDA批准(这在当时非常罕见)。第一年,每粒成本8-10美元的药片销售额就达10亿美元。
我们要看的第一篇文章题为"基于内表型的计算机网络医学发现结合保险记录数据挖掘确定西地那非(即伟哥)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候选药物"。虽然标题冗长,但内容引人关注,因为任何能减轻阿尔茨海默病负担的方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该研究发表在《自然-衰老》期刊上,利用保险公司数据库(涵盖超700万人的1400多万条数据)分析了伟哥使用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的关联。研究发现,服用伟哥的人群在七年内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对风险降低了69%。但需注意: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可能有其他健康、生活方式或遗传因素影响结果。文章作者也强调,要证明因果关系需要随机对照试验。
要进行伟哥的双盲研究颇具挑战,因为药物效果明显。该研究同时纳入了男性和女性——女性使用伟哥主要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超说明书使用)。值得注意的是,伟哥已多次被重新利用:最初用于心血管疾病,后用于勃起功能障碍,再用于肺动脉高压,其作用机制始终与血管相关。
第二篇发表在《脑通讯》的研究标题直截了当:"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包括伟哥和西地那非)的使用与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痴呆症发病风险之间无关联:来自DREAM研究的结果"。DREAM研究("为有效阿尔茨海默病药物重新利用药物"的缩写)由Desai团队进行,他们认为第一项研究未充分控制混杂变量——勃起功能障碍本身可能与血管疾病相关,而血管问题又与认知衰退有关联。
Desai团队专门研究了因肺动脉高压服用伟哥的患者(排除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经严格统计分析后发现无显著关联。他们谨慎表述为"未发现关联证据"而非"证明无关联",因为研究可能统计效力不足。统计效力指研究样本量需足够大,才能排除结果由偶然因素导致的可能性。
这两篇研究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们均非制药公司资助(伟哥已过专利期),研究者纯粹为探索阿尔茨海默病防治方法。一项带来希望,另一项则提醒我们保持谨慎。
唯一确定答案的方法是进行随机对照试验。虽然招募志愿者可能不难(笑),但科学需要严谨。如果你关注此话题,请记住:你掌握着自己的健康。我们下次再见!
这种科学讨论本身就如"伟哥"般令人振奋——它让我们的思维保持活跃!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