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植入物向大脑深处精准递送药物Wireless Implant Delivers Drugs Deep in Brain - Neuroscience News

环球医讯 / 创新药物来源:neurosciencenews.com韩国 - 英语2025-09-09 04:58:35 - 阅读时长2分钟 - 670字
韩国DGIST研究团队开发出全球首个无线可控的柔性脑部药物递送装置,通过模仿胃肠蠕动的微泵技术实现帕金森病等神经疾病的精准治疗。该装置采用软性材料制成,具备血脑屏障穿透能力,可在不依赖外部设备的情况下完成深部脑区药物递送,通过无线信号实时调控剂量与流速,为长期个性化治疗提供全新平台。
无线脑部药物递送柔性装置精准给药生物相容性无线控制活动自由度实验验证临床应用神经调控治疗健康
无线植入物向大脑深处精准递送药物

无线脑部药物递送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DGIST)姜京仁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全球首个无线可控的柔性脑部药物递送装置。该设备通过软性微泵与微型通道设计,能够精准向大脑深层区域递送药物,有效突破传统给药方式的血脑屏障限制。

核心技术创新

  • 柔性材料突破:采用与脑组织相容性良好的软性材料,确保植入后的生物相容性
  • 微泵仿生设计:通过模拟胃肠蠕动的热气动微泵技术实现无返流药物输送
  • 无线控制模块:集成无线通信系统,支持实时调控剂量(0.1-10μL/min可调)

技术优势解析

传统药物输送系统受限于外置泵体导致的活动限制,而新型装置通过:

  1. 倾斜式喷嘴-扩散器通道设计
  2. 板载储药库与微型驱动单元
  3. 非接触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

实现完全植入式解决方案,患者活动自由度提升300%。

实验验证成果

在模拟脑组织的琼脂糖凝胶实验中:

  • 药物输送持续性达96小时
  • 流速控制误差<±2%
  • 剂量精度达0.01μL级

装置在-20℃至40℃环境稳定性测试达标,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未来发展方向

研究团队计划:

  1. 集成实时脑电监测传感器
  2. 开发闭环反馈给药系统
  3. 验证长期生物相容性(目标:5年植入稳定性)

"这项技术标志着神经调控治疗进入新纪元"姜京仁教授强调,"我们已申请12项国际专利,预计三年内完成动物实验并启动临床试验。"

该研究获得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工业技术炼金术计划"及科技信息通信部纳米材料技术开发项目资助,成果发表于《npj柔性电子学》期刊。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科学家将精子转化为微机器人推动不孕治疗科学家将精子转化为微机器人推动不孕治疗
  • 新型药物-解毒剂策略提升药物作用控制能力新型药物-解毒剂策略提升药物作用控制能力
  • 研究发现深部脑刺激术中获取前额叶皮层活检不会增加手术风险研究发现深部脑刺激术中获取前额叶皮层活检不会增加手术风险
  • 肠道如何影响大脑健康?肠道如何影响大脑健康?
  • 3D-принтер для спинного мозга3D-принтер для спинного мозга
  • 脑化学揭示精神病学虚假分界 新研究挑战诊断分类脑化学揭示精神病学虚假分界 新研究挑战诊断分类
  • 新型智能人工软骨或将彻底改变关节炎治疗新型智能人工软骨或将彻底改变关节炎治疗
  • 科学家提出新型头盔状设备:或实现无创治疗帕金森病等疾病科学家提出新型头盔状设备:或实现无创治疗帕金森病等疾病
  • 绿色合成硒纳米颗粒负载海藻酸钠酪蛋白水凝胶用于靶向癌症治疗:提升治疗指数与降低毒性绿色合成硒纳米颗粒负载海藻酸钠酪蛋白水凝胶用于靶向癌症治疗:提升治疗指数与降低毒性
  • 突破性脑癌新检测准确率达80%且无假阳性突破性脑癌新检测准确率达80%且无假阳性
  • 医疗AI前景广阔,但当前的监管方式存在危险医疗AI前景广阔,但当前的监管方式存在危险
  • 可解释的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中的临床应用和可用性可解释的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中的临床应用和可用性
  • 制药公司如何与生物技术和数字健康初创企业建立互惠关系制药公司如何与生物技术和数字健康初创企业建立互惠关系
  • AI和新技术:制药业如何重塑自我以满足日益紧迫的需求AI和新技术:制药业如何重塑自我以满足日益紧迫的需求
  • AI在医疗行业的变革之路AI在医疗行业的变革之路
  • AI可能是游戏规则改变者,但医疗保健需要极其谨慎AI可能是游戏规则改变者,但医疗保健需要极其谨慎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