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研究主题
背景
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治疗正在快速演进。在机械循环支持领域,新一代人工心脏正逐步摆脱传统全人工心脏模式,转向小型化轴流/混流泵设计,并实现生理性血流动力学特征。迫切需要定量理解叶轮设计产生的剪切应力分布与血小板激活/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之间的关系。在心脏移植领域,免疫抑制方案的精细调控将依赖更精准的生物标志物。此外,供心保存技术和离体灌注系统的发展,正在重新定义器官活力评估的标准。另一个需要多学科协作的关键研究方向是:作为移植过渡桥梁的机械支持所引发的致敏反应,及其在移植后器官排斥中的后续作用。所有这些重要进展都要求深入理解器械-血液-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研究主题的目标是创建一个跨学科平台,聚焦以下核心问题:1)如何通过多物理场优化提升人工心脏的血液相容性与血流动力学性能;2)如何通过新型免疫监测和干预方法提高心脏移植后的长期生存率;3)如何理解并调控机械支持与移植免疫学之间的关系。我们期待征集来自血流动力学、生物材料、免疫学和移植研究领域的当代研究成果,共同推动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综合干预方案进步。
我们诚邀针对以下主题的研究论文和综述文章:
- 人工心脏的血流动力学优化与血液相容性:叶轮设计中的剪切应力控制、生理性脉动血流模拟、血液损伤预测模型
- 心脏移植的免疫耐受与排斥监测:供体特异性抗体(DSA)产生机制、无细胞DNA(cfDNA)监测价值、调节性T细胞(Treg)临床应用
- 供心保存与评估:离体灌注系统中的代谢评估、线粒体功能监测、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炎症信号通路的作用
- 机械支持与移植的交叉作用:心室辅助装置(VAD)致敏机制、植入器械的免疫调节效应、移植后感染风险的管理
- 新型治疗探索:免疫调节生物材料、基因编辑技术在移植免疫学中的应用、异种移植与机械支持的联合疗法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支持;机械循环支持;心力衰竭;器械治疗;心脏移植;血液相容性;移植免疫学;计算流体动力学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