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无论是否减轻体重,司美格鲁肽均能有效预防心脏病发作和其他心脏事件。
专家表示,这一结果可能对药物的临床应用产生"深远"影响。
此前已有证据表明,司美格鲁肽可使超重或肥胖但无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心血管事件减少20%。在最新分析中,研究人员基于SELECT试验数据,考察了心血管风险降低与基线体重及服药期间体重减轻的关系。
研究人员在《柳叶刀》杂志上报告的研究发现,在17,604名受试者中,与安慰剂相比,司美格鲁肽显著降低了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研究同时发现,所有基线体重和腰围类别均呈现一致获益。
这意味着体重指数(BMI)为27的使用者与重度肥胖者获得的益处相当。
研究团队补充指出,这些益处在很大程度上与服药前四个半月内的减重程度无关。
然而,腰围减少与心血管事件降低存在明确关联,这解释了该药物两年后对心脏保护作用的约三分之一。
伦敦大学学院心血管科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约翰·迪恩菲尔德教授表示:"腹部脂肪对心血管健康的危害比总体重更为严重,因此观察到腰围减小与心血管益处之间的关联并不令人意外。但司美格鲁肽的心脏益处仍有三分之二无法解释,这些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该药物作用机制的认知。它被标榜为减肥针剂,但其对心脏的益处与减重程度无直接关联。事实上,这是一种直接影响心脏病和其他衰老相关疾病的药物。"
他补充道:"这项研究对临床实践具有重大意义——无需大幅减重或高体重指数即可获得心血管益处。若目标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仅限短期使用且限定于最高BMI人群的做法并不合理。"但他同时强调需权衡潜在副作用。
帝国理工学院初级保健和公共卫生教授阿齐姆·马吉德表示:"该发现挑战了'体重减轻是主要获益驱动因素'的传统认知,表明腰围减少仅能解释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的约三分之一。研究结果强化了将司美格鲁肽作为高风险患者的疾病修饰疗法,而不仅是减肥工具。未来可能突破严格BMI界限扩大适用范围,推动其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更早应用。"
谢菲尔德大学心血管医学教授蒂姆·奇科指出:"此类研究的 implications 极其深远。英国普通成年人BMI均超过27,因此多数心脏病患者在现有治疗方案(通常包含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降压药及其他抗凝剂)基础上添加司美格鲁肽可能获益。现有证据表明,应将这类药物提供给可能获得实质性获益的庞大患者群体。"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