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
剑桥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大脑废物清除系统与痴呆症风险之间存在意外关联。研究表明,当该系统运作异常时,可能解释为何睡眠质量差及高血压等问题会增加晚年罹患痴呆症的风险。
大脑的废物清除系统称为类淋巴系统,2012年才被发现。它通过推动一种名为脑脊液的透明液体在脑内流动发挥作用。该液体沿血管周围的微小通道运行,收集废物和有害物质,随后将其运出,保持大脑清洁健康。
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中,大脑会积累毒性物质(如淀粉样蛋白斑块和tau蛋白缠结),这些物质被认为在记忆丧失和认知障碍中起关键作用。若类淋巴系统无法有效清除这些毒素,大脑将逐渐受损。
血管性痴呆是另一种常见痴呆类型,由脑部血流减少引发,主要病因是影响微小血管的脑小血管病。研究显示,同时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和小血管病的患者比仅患其中一种疾病者更易出现痴呆症状。
研究团队旨在探究小血管病及其他心脏风险因素是否通过损害类淋巴系统进而增加痴呆风险。过去科学家仅能在小鼠身上研究该系统,但新型MRI脑扫描和智能计算机工具现已实现人体研究。
研究人员运用先进机器学习技术,分析了英国生物银行近4万名成年人的MRI脑部扫描数据,识别出三项反映类淋巴系统功能的指标:水分沿脑血管的移动方式、脑脊液生成区域的大小,以及液体流入大脑的速度。结果显示,类淋巴功能较差者未来十年内患痴呆症风险更高;高血压等心脏健康问题通过引发小血管病进一步恶化该系统功能。
该研究为心脏健康问题增加痴呆风险提供了潜在解释,并指明新的预防方向:改善睡眠可增强类淋巴系统废物清除能力(因该系统在睡眠期间最活跃);另可研发直接支持该系统的药物。控制高血压尤为重要——先前的SPRINT MIND试验已表明降压可降低认知衰退风险,本研究进一步揭示高血压可能通过损伤大脑"清洁系统"导致此问题。
剑桥大学休·马库斯教授总结道,控制血压和避免吸烟等简单措施可能改善类淋巴系统功能,从而降低痴呆风险。这项研究发表于《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期刊。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