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心血管研究网络(ASPIRE):推动区域心血管临床试验发展Advancing Cardiovascular Clinical Trials in Asia Pacific | JAPSC Journal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japscjournal.com新加坡 - 英语2025-09-04 00:26:16 - 阅读时长10分钟 - 4673字
该文系统阐述了亚太地区心血管疾病流行现状与临床试验参与度不足的矛盾,提出建立ASPIRE网络以推动区域协作研究。通过分析2000-2020年全球心衰试验数据(亚洲参与率仅8%)、亚洲人群药效差异(如他汀低剂量有效性)及代谢特征差异(BMI标准不同)等关键问题,论证区域研究网络的必要性。文章详细介绍了2025年4月成立的ASPIRE网络架构(覆盖11国)、合作机制及依托新加坡CADENCE等既有平台的优势,提出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临床研究效率,并强调建立区域生物样本库、统一伦理审查框架等配套措施的重要性,最终目标是通过区域协作生成指导本地临床实践的高质量证据。
亚太地区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健康负担代表性不足药物疗效生理差异ASPIRE网络心血管健康区域协作
亚太心血管研究网络(ASPIRE):推动区域心血管临床试验发展

亚太心血管研究网络(ASPIRE):推动区域心血管临床试验发展

亚太(APAC)地区包含多样化的国家,居住着约46亿人口,占全球人口的60%。心血管疾病(CVD)是该地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尤其在中低收入国家负担日益加重。2021年数据显示,该地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近44%¹。

尽管存在如此巨大的健康负担,亚太地区患者在国际多中心心血管临床试验中的代表性明显不足,这些试验多在西方国家开展。由于随机对照试验是循证医学和临床指南的基础,这种代表性缺失对有效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在该地区的临床实践转化产生重要影响。为填补这一空白,我们建立了亚太心血管研究(ASPIRE)网络,这是亚太地区国家间合作推动区域心血管临床试验的协作平台。

亚太人群在心肌代谢疾病试验中的代表性问题尤为突出。2000-2020年全球心衰试验参与者中仅有8%来自亚洲和大洋洲,尽管全球超过50%的心衰患者居住在这些地区³。Azzopardi等人的系统综述⁴分析2011-2020年间三大医学期刊发表的656项糖尿病与肥胖相关心血管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参与者中仅8.3%为亚洲人,且7.7%在亚太地区入组。虽然该时期亚洲族群入组比例显著增加(1%-2%),但以患病率调整的参与者比例仍低于0.30,显示代表性严重不足。

此外,在包含试验中亚太地区主导的作者署名仅占8%,与区域入组率相关。尽管该研究聚焦高影响力期刊,可能未覆盖全球全部试验,但研究结果凸显了需解决阻碍区域临床试验开展的伦理、监管和种族多样性挑战。

即使药物或医疗器械的III期试验证据充分并获国际指南推荐,其在亚太地区的临床转化仍面临障碍。主要障碍在于区域监管框架的异质性,尽管已有协调化进展。缺乏本地人口代表性数据常导致监管机构延迟批准治疗药物,削弱随机对照试验经典结论的外部效度,造成临床决策迟疑,进而阻碍最佳治疗传递。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区域差异进一步复杂化治疗实施。与区域其他地区相比,东亚和东南亚的中风、高血压和瘦型糖尿病更为常见⁵。此外,亚洲人群超重和肥胖的BMI阈值存在差异,定义超重为≥23 kg/m²,肥胖为≥25 kg/m²。跨亚太地区不同的健康素养水平也影响试验招募,患者参与意愿与其对研究的理解密切相关。

药物基因组学和生理差异也影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与西方患者相比,亚洲患者对某些治疗药物反应增强。例如,亚洲患者通常以较低剂量他汀即可达到降脂目标,且对应黑框警告提示高剂量他汀可能增加脱靶效应风险。亚洲人群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使用阿司匹林、二级预防中使用P2Y12拮抗剂时出血风险增加。因此,该地区抗凝方案常指定较低的国际标准化比值治疗范围,因东亚地区颅内出血率较高。亚洲人群在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值定义上也存在差异。此外,心血管疾病表型呈现差异:例如亚洲心衰患者诊断年龄更轻,糖尿病患病率更高,缺血性病因比例更低。

年龄标化心血管死亡率在亚洲差异显著,这可能源于个体(遗传、代谢、行为、生活方式)和人群(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医疗)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这些差异不仅影响临床事件风险和医疗可及性,还影响干预措施的实际效果。此外,在西方国家开展的试验常反映更高水平的医疗标准和资源,这在医疗背景和临床标准高度异质的亚太地区可能不具备普遍适用性。

在亚太地区有效开展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面临独特物流和基础设施障碍。这些障碍包括语言多样性、大面积地理区域中的非城市环境、欠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有限的医疗设备和技术获取,以及临床研究能力和生物样本库建设的差异。

然而,亚太地区可借鉴其他成功模式,如欧洲临床研究基础设施网络,其为欧洲临床试验提供统一框架。类似地,亚太地区的区域协作可奠定变革基础。增加亚洲患者参与临床试验始于聚集该多样地区的临床医生和科学家。激励机制明确:增加由亚太主导和撰写的反映本地人群和临床环境的研究。这需要由区域领先学者主导的创新和前瞻性努力来改变试验开展方式。

这一愿景催生了ASPIRE网络,一个独立资助的倡议,旨在推动亚太地区心血管临床试验。该网络于2025年4月在亚太心脏病学会大会上正式成立。ASPIRE网络汇聚亚太地区多国/地区的领先专家,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尼、阿联酋和泰国,并向新成员开放。网络成员将受邀组成指导委员会监督活动,定期会议促进成员讨论合作项目。ASPIRE网络将利用既有国家和区域试验基础设施。例如,新加坡通过心血管疾病国家协作企业(CADENCE)建立的国家心血管临床试验网络,以及马来西亚临床研究马来西亚建立的国家临床试验网络,均为心血管临床试验设计、实施和开展提供集中平台,简化监管和行政流程以促进学术和产业合作。通过整合这些平台,ASPIRE旨在构建区域心血管研究的强健生态系统。

ASPIRE网络的核心使命是促进亚太心血管研究领导者协作,通过增加在亚太地区开展的协调多中心临床试验和研究数量,加速知识发现和转化(图1)。该地区已在2010-2020年间展现出全球临床试验活动最快增长。通过利用这一势头,ASPIRE网络希望吸引产业赞助试验的增加,并支持跨国研究者发起试验,包括学术资助和产学研结合合作。这种协作方式将推动研究,产生亟需的本地和区域高质量数据,更好指导本地临床实践。

图1:ASPIRE网络推动亚太地区心血管研究的使命

ASPIRE网络还寻求通过促进亚太国家/地区间专业知识共享解决临床试验开展的不均衡。通过连接经验丰富试验专家,帮助培养和发展早期职业或经验不足的研究者,并为培育未来临床学术人才或科学家提供平台。尽管网络聚焦区域,也将努力与全球伙伴建立更强联系,参与国际试验联盟。在国际会议和高影响力期刊中加强亚太研究代表性,将提升区域开展高质量临床试验的声誉,并倡导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增加亚洲参与。

尽管ASPIRE网络处于早期阶段,但这是在更广泛的多层面方法中迈出的重要一步,以激发产业和政府对研究的兴趣和投资。关键策略应包括增加患者招募多样性、患者临床试验教育、扩大非城市地区的研究可及性,并倡导在试验报告中纳入族群数据。监管机构制定的区域性招募策略和配额制度可进一步支持公平参与。

此外,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变革临床研究方式提供了有前景的工具。人工智能可用于多个层面——从患者识别和入组到数据获取分析和解释——最终实现更高效和成本效益的研究,即使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

总之,鉴于心血管疾病负担沉重且当代试验代表性不足,亚太地区具有巨大潜力成为未来临床试验的平台。随着心血管学术界认识的提升,有机会克服长期存在的临床试验障碍,开启区域协作的新时代。通过联合领先研究者、医疗专业人士、研究中心和产业伙伴,ASPIRE网络将主导前沿研究,生成改善亚太地区心血管健康结果的有意义见解。

参考文献

  1. OECD/WHO. Health at a Glance: Asia/Pacific 2024. Paris: OECD, 2024.
  2. Nicholls SJ, Lam CSP, Nelson AJ. Cardiovascular clinical trial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JAMA 2024;332:367–8.
  3. Zhu JW, Le NC, Wei S, et al. Global representation of heart failure clinical trial leaders, collaborators, and enrolled participants: a bibliometric review 2000–20. Eur Heart J Qual Care Clin Outcomes 2022;8:659–69.
  4. Azzopardi R, Nicholls SJ, Nerlekar N, et al. Asia-Pacific investigators and Asian enrollment in cardiometabolic trials: insights from publications between 2011 and 2020. JACC Asia 2023;3:724–35.
  5. Goh RSJ, Chong B, Jayabaskaran J, et al. The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sia from 2025 to 2050: a forecast analysis for East Asia, South Asia, South-East Asia, Central Asia, and high-income Asia Pacific regions. 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 2024;49:101138.
  6. Liao JK. Safety and efficacy of statins in Asians. Am J Cardiol. 2007;99:410–4.
  7. Kim HK, Tantry US, Smith SC, et al. The East Asian paradox: an updated position statement on the challenges to the current antithrombotic strategy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romb Haemost. 2021;121:422–32.
  8. Nakao T, Nakanishi K, Sawada N, et al. Racial differences in age-related changes in left ventricular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echocardiographic measurements among healthy Japanese and American participants – a subanalysis of the World Alliance Society of Echocardiography Normal Values Study. Circ J 2024;88:1461–71.
  9. Mentz RJ, Roessig L, Greenberg BH, et al. Heart failure clinical trials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ce and defining the next steps. JACC Heart Fail 2016;4:419–27.
  10. Yang Y, Li X, Chen G, et 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tongxinluo)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CTS-AMI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23;330:1534–45.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循环系统:功能、器官与疾病循环系统:功能、器官与疾病
  • Zilebesiran试验显示对高心血管风险人群血压无显著影响Zilebesiran试验显示对高心血管风险人群血压无显著影响
  • Cleerly在欧洲心脏病学会大会上展示AI心血管风险预测重大突破Cleerly在欧洲心脏病学会大会上展示AI心血管风险预测重大突破
  • Biotricity与B-Secur携手进军消费级可穿戴设备市场,扩展新一代心脏监测平台Biotricity与B-Secur携手进军消费级可穿戴设备市场,扩展新一代心脏监测平台
  • 女性在常见心脏疾病研究中参与率低下女性在常见心脏疾病研究中参与率低下
  • 以光读取细胞死亡:利用新型荧光报告系统实时可视化细胞凋亡以光读取细胞死亡:利用新型荧光报告系统实时可视化细胞凋亡
  • 合成类固醇在社交媒体泛滥:危险性究竟几何?合成类固醇在社交媒体泛滥:危险性究竟几何?
  • 认知功能障碍与睡眠障碍对死亡风险的联合影响:NHANES 2011-2014数据分析认知功能障碍与睡眠障碍对死亡风险的联合影响:NHANES 2011-2014数据分析
  • 使用风险评估指导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血压管理:美国心脏协会与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声明使用风险评估指导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血压管理:美国心脏协会与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声明
  • 卡格列净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的影响卡格列净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的影响
  • 新药适应症与剂型2025新药适应症与剂型2025
  • 外周动脉疾病认知月呼吁筛查与倡导,推动预防截肢的全国行动外周动脉疾病认知月呼吁筛查与倡导,推动预防截肢的全国行动
  • 默克维可洛III期试验未能达到主要终点,但汇总分析显示对慢性心衰患者有益默克维可洛III期试验未能达到主要终点,但汇总分析显示对慢性心衰患者有益
  • Vericiguat未达到主要终点但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Vericiguat未达到主要终点但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
  • 微塑料或成心血管健康隐形杀手 研究揭示新风险微塑料或成心血管健康隐形杀手 研究揭示新风险
  • 安德里亚·梅尔博士加入奥扎克斯医疗心脏和肺中心安德里亚·梅尔博士加入奥扎克斯医疗心脏和肺中心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