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基于27个欧洲国家超过8.6万名成年人数据的研究发现,经常使用多种语言的人衰老速度平均更慢。(研究配图:Veharimohsin/Dreamstime/TNS)
发表在《自然·衰老》杂志上的该研究,由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奥古斯丁·伊瓦涅斯领导的国际团队开展。研究人员将参与者的实际年龄与生物数据及行为指标(包括健康状况、体能、生活方式和社会活动)进行匹配,并计算其生物年龄是否低于或高于实际年龄。参与者年龄介于50至90岁之间。
研究显示,多语言使用者出现加速衰老的可能性显著低于单语者。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保护效应不仅限于掌握两门语言,每增加一门语言都会强化该效应。
德国神经病学学会秘书长彼得·贝尔利特(未参与该研究)表示,此项研究还指向对痴呆症的预防作用。“本研究证实了此前较小规模的观察性研究结论:多语言能力似乎是预防痴呆的保护因素。”尽管研究未纳入痴呆症患者,但他指出,研究揭示了能降低老年认知衰退风险的重要机制。“使用多种语言实际上增强了认知衰退的抵抗力。”
语言越多,效果越强
研究人员将该效应归因于所谓“认知储备”。贝尔利特解释道:“多语言能力似乎是大脑的缓冲器。掌握多门语言者在老年时拥有更丰富的记忆资源可供调用。”兰开斯特大学神经科学家杰森·罗斯曼和费德里科·加洛在同期评论中指出,当前挑战在于理解该效应的机制,并将其转化为健康老龄化策略。他们认为,多语言能力可成为极具成本效益的公共卫生杠杆,其重要性或等同于推广体育锻炼或戒烟计划。
语言作为痴呆预防手段
贝尔利特将其描述为有效预防方案:“学习新语言是预防痴呆的简单且非常有效的建议,这是任何人都能实施的健康政策举措。”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探究晚年学习新语言是否与终身多语言能力具有同等保护效果。“未来研究应区分童年习得语言与老年习得语言,我相信两者均有效,但这仍需验证,”贝尔利特表示。
该研究正值人工智能开始削弱多语言价值的时期,现有软件在实时翻译口语和书面语方面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