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发布的里程碑式报告指出,改变全球饮食方式可减少过早死亡、节省数万亿美元并缓解气候变化影响。该报告由2025年EAT-柳叶刀委员会于周四发布,该委员会由来自35多个国家的营养、气候、经济、健康和农业领域专家组成。
研究人员称,这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全球食品系统科学评估",若全球采用其提出的"行星健康饮食"(PHD),每年可避免多达1500万例过早死亡。委员会还发现,改变饮食方式可将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一半以上。
"食品系统是当今诸多危机的主要推手,同时也是解决这些危机的关键,"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营养、健康与粮食安全主任、委员会联合主席尚昆塔拉·哈拉克辛格·蒂尔斯泰德在声明中表示,"报告中的证据清晰表明:世界必须采取大胆且公平的行动,以确保可持续的改善。"
委员会提出的PHD是一种以植物为基础的食谱,包含每日3-5份全谷物、至少5份水果蔬菜,以及每日摄入坚果和豆类。该饮食并未要求完全消除动物蛋白,而是建议适量食用红肉、禽类、鱼类、鸡蛋和乳制品。例如,委员会建议每周仅摄入1份红肉、2份鱼和禽类,以及3-4个鸡蛋。同时严格限制添加糖、饱和脂肪和盐的摄入。
"行星健康饮食并非千篇一律的方案,"委员会联合主席、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营养学教授沃尔特·C·威尔莱特表示,"它兼顾文化多样性和个人偏好,在明确指南内提供灵活性,以实现全球最佳健康与可持续性成果。"
这份经同行评审的新报告基于委员会2019年研究,当时建议将红肉和糖等食物消费量减少50%,并采用主要以植物为基础的饮食。
"我们力求最大化灵活性,让框架尽可能包容,因此可涵盖纯素食、各种素食、海鲜素食,以及我们作为主要示例提出的杂食饮食,"威尔莱特说。他补充称,当委员会将PHD与各国典型饮食对比时,预计若人们采纳PHD建议,全球过早死亡率将降低27%。"我们有大量新文献证明其显著的健康益处。"
除个人健康效益外,委员会发现全球采用PHD还有助于预防气候变化的最严重后果。"食品系统产生约30%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若不改变,即使淘汰化石燃料,仅此一项就可能推动地球升温突破1.5摄氏度极限,"委员会联合主席、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所长约翰·罗克斯特伦表示,"而改造食品系统可削减全球排放逾半。"
报告指出,这些排放以及某些农业和食品制造流程,是导致突破九大行星边界中五项阈值的主要原因。科学家认为,这些边界(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完整性和淡水变化)是地球长期正常运转必须避免逾越的临界点。
"我们如何生产和消费食物影响着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种植作物的土壤,以及劳动者和社区的健康与尊严。解决这些相互关联的问题需要系统性、协调的全球行动,"罗克斯特伦强调。
报告作者还揭示了食品系统的不平等现象:全球最富裕30%人群的饮食导致70%的食品系统环境问题;超三分之一全球食品工人收入低于生活工资;数百万儿童仍在农业行业提供劳力。
尽管目前全球不足1%人口的生活条件同时满足社会公正与环境可持续性,"但存在许多闪光点和积极案例,"委员会联合主席、康奈尔大学可持续食品系统与全球变化教授马里奥·埃雷罗表示。报告指出,许多中低收入国家正朝着2050年与EAT-柳叶刀建议一致的饮食模式取得进展。
整体而言,研究人员发现当前饮食方式不仅造成人类健康代价,更带来高昂经济成本。报告估计,现有食品系统加剧的医疗负担和环境问题,每年使全球损失15万亿美元。
"我们的建议基于科学证据和现实经验。全球食品系统变革已然启动,从学校餐食计划到再生农业和减少食物浪费举措。当前投资并扩大重塑全球食品系统的努力,是构建可持续公平未来的最佳路径,"斯德哥尔摩大学斯德哥尔摩韧性中心负责人、委员会成员莱恩·戈登表示。
蒙特菲奥医疗中心内科住院医师、ABC新闻医学部门特约记者赛勒斯·莫达瓦拉医学博士为本报告提供了贡献。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