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饮酒可能显著增加六十岁出头时遭受潜在致命脑出血的风险,令人担忧的新研究已表明。
近年来,专家注意到原本健康的中年人群中风病例神秘上升,此前一直令他们质疑原因。如今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证据表明,重度饮酒(定义为每日规律饮用三杯及以上酒精饮料)可能部分难辞其咎。
在一项针对1600名脑内出血中风患者的硏究中,专家发现重度饮酒者遭遇更严重的出血性中风,且发病时间比非重度饮酒者提前11年。每日饮酒者还出现明显更大的出血范围,深部脑出血风险几乎翻倍,并更易发展为脑小血管病——一种长期脑损伤类型。
哈佛大学中风神经学家、该研究负责人埃迪普·古罗尔博士表示,研究结果凸显了持续推动人们减少饮酒的重要性。“脑内出血是最致命的中风类型,而脑小血管病是其首要病因,”他解释道,“尽管既往研究已将重度饮酒与中风风险升高相关联,但我们的发现表明,饮酒不仅会加剧出血性中风的严重程度,还可能加速对脑小血管的长期损害。”
这项发表于《神经病学》杂志的研究,分析了1600名平均年龄75岁的中风患者的酒精摄入情况。饮酒信息在患者入院时由本人或陪同者提供。重度饮酒定义为每日规律饮用三杯及以上酒精饮料,一杯相当于约2个英国酒精单位(即一品脱啤酒或175毫升葡萄酒)。1600名患者中,104人符合重度饮酒标准。
参与者随后接受系列脑部扫描,以评估中风严重程度并检测长期损伤迹象。研究人员发现,重度饮酒者平均64岁发生中风,而非重度饮酒者则晚至75岁才发病。重度饮酒者的脑出血更为严重,出血范围比非重度饮酒者大70%左右。这些出血更易扩散至脑部充满液体的空间,引发包括脑室扩展在内的进一步并发症——该情况死亡率显著更高。
硏究显示,重度饮酒者出现严重白质损伤迹象的可能性超三倍,此类损伤由小血管病引发,反映高血压导致的慢性伤害。脑白质损伤还与痴呆症相关,尤其是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高血压(又称高血压)及血小板计数偏低,此前已被证实与更严重中风及康复效果更差相关联。
古罗尔博士评论道:“减少重度饮酒不仅可降低出血性中风风险,还可能延缓脑小血管病进展,从而减少二次中风、认知衰退及长期残疾的可能性。推广戒酒等生活方式改变应纳入中风预防措施,尤其针对高风险人群。”
尽管重度饮酒与中风风险的关联已被反复证实,研究人员指出,由于饮酒数据为自我报告,可能存在混杂效应,削弱了研究强度。他们同时承认,该硏究仅在单一时间点进行脑部成像,难以评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中风每年影响英国超10万人——相当于每五分钟发生一例——并导致3.8万人死亡,使其成为英国第四大死因及致残主因之一。与此同时,专家警告称,根据迄今最全面硏究,就痴呆风险而言“任何饮酒量都不安全”。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循证医学》的发现表明,即使适度饮酒也可能增加记忆丧失性疾病风险。专家表示,减少饮酒可在痴呆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需进一步硏究阐明具体机制及酒精对脑健康的影响。
数十年来,顶尖专家就饮酒危害争论不休,普通人平均每周摄入约18个酒精单位——相当于六品脱啤酒或六杯大杯葡萄酒。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建议每周饮酒不超过14个“单位”(约六杯葡萄酒或六品脱啤酒)。然而,科学界普遍认同过量饮酒会永久损伤肝脏、诱发多种癌症并推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估计,饮酒每年导致全球300万人死亡。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