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 仅有少数自发性脑内出血患者符合手术条件。
- 中风后使用抗凝药物与不良预后相关。
根据发表在《脑与脊髓》期刊上的研究,在芬兰西南部地区,经欧洲平均水平标准化后,自发性脑内出血的发病率在80岁及以上男性和女性中最高。
图尔库大学医院神经外科的萨米·莱托及其同事写道:“欧洲自发性脑内出血的发病率存在差异,但通常报告约为每10万人年25至30例。由于缺乏支持手术干预益处的确凿证据和选择标准,可从手术治疗中获益的[自发性脑内出血(sICH)]发病率尚未得到广泛报道。”
研究表明,自发性脑内出血的最高发病率出现在80岁以上人群中,且仅有一小部分患者符合手术条件。
莱托及其同事旨在确定芬兰西南部sICH发病率与欧洲其他地区的比较情况,并基于先前发表的临床试验标准识别符合手术条件的大sICH患者比例。研究人员还额外考察了抗凝剂和抗血栓药物疗效等与预后相关的因素。
这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18年至2019年图尔库大学医院596例脑内出血患者记录,其中286例为幕上sICH患者(平均年龄74.45岁;53%为女性)。
脑内出血体积通过入院时的头部CT扫描进行测量。
结果显示,sICH的总估算发病率为每年每10万人29.9例。
按年龄和性别划分的标准化发病率如下:男性20-39岁为10万/12例;40-59岁为10万/57例;60-79岁为10万/31例;80岁及以上为10万/110例;女性20-39岁为10万/16例;40-59岁为10万/42例;60-79岁为10万/35例;80岁及以上为10万/142例。
数据进一步显示,符合手术标准的sICH发病率为每年每10万人2.7例,286名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中26人出现不良预后。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中良好功能预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3分)比例较低(22人中4人,15.4%),远低于不符合条件的患者(228人中114人,49.1%)。数据显示,与良好预后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较轻、拒绝心肺复苏医嘱较少以及sICH体积较小。
对抗凝药物疗效的多变量分析显示,华法林(OR=0.42)和直接作用抗凝剂(OR=0.38)显著降低了良好预后几率,而抗血栓药物则未发现显著影响。
莱托及其同事写道:“仅有小部分sICH符合手术干预标准。鉴于sICH伴随的显著发病率,开展更多临床试验和研究对于优化治疗策略并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来源与披露
来源:
Lehto S 等. 《脑与脊髓》. 2024;10.1016/j.bas.2024.102914.
披露: 作者报告无相关财务披露。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