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复查的各项指征也都很好,没有复发和转移,您可以放心。”近日,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十二医院”)黄埔院区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利朝门诊,一张熟悉的面孔如期而至。这一趟趟跨省复诊路,满载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与依赖。
时间轴调至2025年2月27日,膀胱癌局部晚期患者70岁的彭姨经市十二医院泌尿外科团队制定新辅助治疗终于获得手术机会,在该院接受了“3D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回肠输出道术”,完整切除了膀胱、子宫、双侧卵巢、周围淋巴结和阴道前壁多个器官组织。术后次日下床活动、第七天顺利出院。张利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膀胱癌典型症状为间歇性全程无痛肉眼血尿,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如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完善尿常规、超声、膀胱镜、尿液细胞学等检查。

尿频、尿急、血尿,披着“泌尿系统感染”外衣的恶性肿瘤
“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夜尿增多;诊断:泌尿系统感染;处理:抗感染治疗”一张记录于2023年10月的门诊病历,用寥寥几句描述着再平常不过的泌尿系统疾病。
据彭姨及其家属回忆,她在当地医院接受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时好时坏,直至2024年8月出现血尿,才慌忙从湖南老家赶往广州大医院就医。然而,检查结果让这一家子心情跌入谷底——彭姨膀胱内长满大大小小肿瘤,且肿瘤已经突破膀胱外壁侵犯到周围组织,病理报告确定为分化差、恶性程度高的“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
怎么办?彭姨一家辗转多家医院咨询都得到同一答案:已是膀胱癌局部晚期,只能通过化疗缓解病情。2024年9月彭姨开始化疗,跟许多接受化疗的患者一样,她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重度骨髓抑制、肝功能受损,体重2个多月减轻了20余斤,老人家坚决拒绝继续化疗。
化疗不耐受、不敏感?新辅助治疗为癌症患者创“生”机
还有其他路可走吗?经病友介绍,彭姨怀揣最后一丝希望踏入市十二医院门诊楼。根据国内外关于膀胱癌治疗最新进展,该院泌尿外科团队为其制定了周密诊疗计划。“第一步是保持原有治疗方案的同时完善基因检测,确定肿瘤对化疗药物、免疫药物、靶向药物敏感情况。根据检测结果选用疗效最佳、不良反应最小的方案。”张利朝说。
幸运的是,彭姨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肿瘤对PD-1免疫治疗和ADC靶向治疗均敏感。泌尿外科团队随即调整治疗方案,用“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组合疗法代替化疗,患者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且尿频、尿急、血尿症状明显改善。
“‘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组合疗法目的在于让肿瘤缩小,膀胱外侵犯消失,争取达手术指征进行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微创手术,最大程度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张利朝欣喜地说,完成3个周期治疗患者膀胱肿瘤明显缩小,6个周期治疗后膀胱外侵犯完全消失,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界限清晰,手术时机成熟。

△“免疫治疗+靶向治疗”6个周期,膀胱肿瘤明显缩小、膀胱外侵犯完全消失
6cm切口、30ml出血量,肿瘤侵犯的5个器官被完整剥离
患者达手术指征,泌尿外科手术团队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为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市十二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机制,泌尿外科集结妇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开展研讨,根据患者情况反复评估手术风险,确定术前治疗方案。
除膀胱肿瘤,彭姨的子宫还有一直径8cm的巨大肌瘤,这使本来狭小的盆腔空间更加拥挤,手术视野更小、操作难度更大。此外,患者有多年高血压病史,同时服用三种药物收缩压仍高至160mmHg;糖尿病增加伤口感染风险、影响术后恢复速度;胃肠道功能较差、影响术后营养吸收。。。。。。上述问题均需逐一制定应对方案。张利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在视野严重受阻的情况下,完整切除膀胱、子宫、双侧卵巢、周围淋巴结和阴道前壁,既要保证彻底清除肿瘤又不能损伤髂血管、闭孔神经和直肠,手术难度极大,是泌尿外科最为复杂、风险最高、并发症最多的手术。
2025年2月27日,张利朝手术团队为患者施行3D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回肠输出道手术,手术历时7个小时,出血30ml,切口6cm,彻底切除肿瘤并且无副损伤。彭姨术后第一天就下床活动,术后第三天胃肠功能恢复开始进食,术后第七天顺利出院。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肿瘤切除彻底,未见残留。
专家提醒:膀胱癌发病隐秘,极易漏诊
回顾彭姨历经3年、横跨两省的抗癌求医路,有1个关键点值得关注。
从2023年首次就诊后长达10个月时间里,彭姨尿频尿急尿痛夜尿增多的症状反复出现,却未及时完善影像学检查,从而出现漏诊,耽误治疗时机。对此,张利朝表示,“泌尿系统感染高发人群包括女性、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等,一般采用抗感染药物一周后症状即可明显好转、尿常规白细胞数值回落。如无改善,即应完善影像学诊断排除膀胱癌等疾病。”
统计数据显示,膀胱癌在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发病率为6.77/10万人,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3倍。专家提醒,膀胱癌典型症状为间歇性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如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完善尿常规、超声、膀胱镜、尿液细胞学等检查。
(文/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