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升级的智能听诊器,现已成为检测心脏疾病的突破性工具。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究团队证实,该设备能在15秒内帮助医生识别三种心脏疾病,显著提升早期诊断效率。
这项革新将传统听诊器的功能提升至全新高度。研究人员通过将微型ECG传感器与AI算法结合,使设备不仅能捕捉人耳无法感知的心音和血流微变,还可同步生成心电图。英国心脏基金会临床主任Sonya Babu-Narayan博士指出:"这项创新证明,200年历史的医疗工具完全可以在21世纪焕发新生。"
临床试验数据显示,使用智能听诊器的患者被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概率是常规检查的2倍,心房颤动检出率更达3.5倍。帝国理工学院Patrik Bächtiger博士强调:"这种15秒快速筛查技术,能让患者更早获得针对性治疗。"在伦敦西北部开展的试验中,12,725名出现呼吸困难、下肢肿胀等症状的患者接受了检测。
设备工作原理独特:将信用卡大小的装置贴于患者胸部,同步采集心电图和血流声波后,通过加密传输至云端AI系统。这套经数万人健康数据训练的算法,可精准识别细微心脏异常。检测结果即时反馈至移动终端,显示是否存在心力衰竭风险标记。
研究团队负责人Mihir Kelshiker博士向《新闻周刊》透露,AI系统通过持续学习不断提升准确率。尽管存在70%医疗机构在12个月后停止使用该设备的情况,但研究证实早期筛查可使患者提前获得治疗,即使需要进一步检查也能获得疾病排除的安心。
该研究获得英国国家健康与护理研究院、英国心脏基金会等机构资助。目前设备制造商Eko Health正与威尔士、伦敦南部及萨塞克斯地区的医疗机构合作推广。研究团队指出,这是美国基层医疗中已广泛应用的AI听诊技术,首次在现实场景中完成大规模临床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在AI初筛显示心力衰竭的病例中,有三分之二经血液BNP检测和心脏扫描排除病症。Kelshiker博士对此解释:"虽然可能引发部分患者焦虑,但相比漏诊风险,这种快速筛查能更早发现隐性心脏问题。确诊者可立即开始抗凝治疗,而排除者也能获得明确的健康保障。"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