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用于治疗心肌梗死的β受体阻滞剂对多数患者无效,且可能增加女性患者住院和死亡风险。这种药物通过降低血压、减缓心率强度被广泛用于心血管急救领域。
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的研究显示,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女性患者中,心肌损伤较轻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患者更易出现不良后果。这些患者再次发生心肌梗死或因心力衰竭住院的概率显著升高,死亡风险较未用药女性增加近3倍。研究首席作者Borja Ibanez博士强调,高剂量用药的女性群体风险尤为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该药物对男性患者未产生类似负面影响。美国国家犹太健康中心心血管预防专家Andrew Freeman博士指出,女性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可能与心脏体积、血压调节机制等多重生理因素相关。既往以男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心脏病研究,已证实男女在心梗症状表现上的显著差异——男性多表现为典型胸痛,而女性常出现背痛、消化不良等非典型症状。
这项名为REBOOT的大型临床试验历时四年,覆盖西班牙和意大利109家医院的8000余名患者。研究特别关注LVEF值高于50%(正常范围)的心脏病患者,发现这类群体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未能获得预期治疗效果。尽管现行医疗规范仍将该药作为标准治疗方案,但研究团队呼吁重新评估用药指南,特别强调性别差异在心血管治疗中的重要性。
研究同时揭示了现代医学在性别医学领域的认知进步。随着诊疗技术发展,传统沿用数十年的治疗方案正接受重新审视,这对改善女性心血管疾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