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前致命癌症激增与常见方便食品相关
食用超加工食品的女性更易出现癌前病变
据福克斯新闻梅丽莎·鲁迪报道
研究人员指出,食用特定类型食品可能增加年轻人群罹患致命癌症的风险。麻省总医院布里格姆医疗系统最新研究表明,大量摄入超加工食品(主要包含高糖、高盐、饱和脂肪及食品添加剂的即食食品)与早发性结直肠癌前兆发病率升高存在关联。
研究团队分析了近3万名1947至1964年出生女性二十多年的饮食数据及结肠镜检查结果。所有参与"护士健康研究II期"的女性在50岁前均接受过至少两次下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并每四年填写超加工食品摄入量问卷。
研究发现,日均摄入10份超加工食品的女性,其腺瘤发生风险比日均仅摄入3份者高出45%。腺瘤是结肠或直肠内壁的增生组织,虽属良性(非癌性),但被认定为癌前息肉,可能预示未来结直肠癌风险。
该研究结果已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麻省总医院布里格姆癌症研究所临床与转化流行病学部门主任、胃肠病专家安德鲁·陈博士在声明中表示:"我们的发现证实减少超加工食品摄入对缓解早发性结直肠癌负担至关重要。风险呈明显线性增长——摄入量越大,形成结肠息肉的可能性越高。"
尽管既往研究已建立超加工食品与结直肠癌的关联,但这是首个将超加工食品与疾病早发型态直接关联的研究。陈博士指出:"本研究优势在于掌握了参与者其他结直肠癌风险因素的详细信息,如体重指数、2型糖尿病及低纤维摄入。即使排除这些因素,超加工食品的关联性依然显著。"
研究人员强调,早发性结直肠癌增长可能受多重因素影响,且不同超加工食品危害程度各异。陈博士补充道:"饮食并非该趋势的完整解释——我们在诊所中见到许多早发结肠癌患者饮食非常健康。识别其他风险因素正是麻省总医院布里格姆癌症研究所的重点工作方向。"
未参与此项研究的福克斯新闻高级医学分析师马克·西格尔博士指出,该观察性研究虽不能证明因果关系,但"极具价值,因其印证了日益明确的医学认知:代谢紊乱特别是伴随炎症化学物质时,可能形成包括结肠癌在内的癌前病变。"他推测GLP-1类药物或可降低多种癌症风险,但提醒"延迟胃排空等药物副作用可能对炎症性肠病患者产生致癌影响"。
本研究获得英国癌症研究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癌症研究所及美国癌症协会部分资助。在美国,结直肠癌是第三大常见癌症及癌症死亡第二大主因,预计2025年将出现15.4万新发病例及5.29万死亡病例。
梅丽莎·鲁迪系福克斯新闻数字版高级健康编辑及生活方式团队成员。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