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肥胖的脑受体基因突变可降低胆固醇与心脏病风险
尽管大脑中调控食欲的受体某些基因突变会导致肥胖,但这些突变同时降低了受影响者的胆固醇水平和心血管疾病风险。乌尔姆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在一项国际研究中发现了这一现象,首次证明大脑中的信号通路直接干预脂肪代谢。这可能为心脏病预防开辟新视角。研究结果已发表在权威期刊《自然医学》上。
这听起来有悖常理:一种导致严重肥胖的基因突变竟能同时降低心脏病风险并减少胆固醇水平。但乌尔姆大学的研究人员与剑桥大学、日内瓦大学合作,通过分析数千名肥胖患者的健康数据,确证了这一点。这一发现令人惊讶,因为肥胖本是心肌梗死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这些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死因。高血压、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和炎症会损害心脏与血管,缩短患者预期寿命。
这项发表在《自然医学》的研究聚焦于体重调节的基本机制,特别是探究为何部分肥胖人群未发展为心脏病。为解答此问题,科学家重点研究了大脑中调控食欲与体重的黑皮质素4受体(MC4R)。若因罕见突变导致MC4R功能异常,便会引发遗传性肥胖。数据显示,约4%的儿童肥胖患者受此影响。
研究团队分析了7719名早发性严重肥胖患者的基因序列,在316人及其461名家族成员中检测到MC4R变异。与33万余名无此变异的对照组相比,尽管BMI值相近,但变异携带者的血脂水平显著更优且血压更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成年MC4R变异者的总胆固醇、"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指标均明显降低。科学家还观察了MC4R缺陷者在高脂餐后的代谢表现,发现其脂肪更多储存于脂肪组织而非血液中,这可能解释了血液中较低的脂肪代谢指标。
脂肪代谢调控的关键角色
"我们的结果表明,大脑中的黑皮质素4受体在脂肪代谢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并能影响心血管疾病风险,"乌尔姆大学医院儿科内分泌与糖尿病科第一作者斯特凡妮·佐恩博士解释道。她在剑桥大学代谢科学研究实验室访问期间完成了数据分析。"肥胖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远不止外观问题。只有更深入理解遗传和生物学机制,才能开发个体化疗法有效帮助患者,"乌尔姆大学医院儿科内分泌与糖尿病科主任、德国儿童青少年健康中心(DZKJ)乌尔姆分部副主任马丁·瓦比特施教授指出。该国际团队的发现可能对心血管疾病预防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可为肥胖但胆固醇偏低者提供靶向基因检测;另一方面,研究成果可用于药物研发,例如开发选择性MC4R激动剂作为个性化医疗的一部分,在不影响饥饱感的同时调节血压。
"这项针对全球最大MC4R缺陷人群队列的研究,首次为体重、脂肪代谢与心血管健康间的复杂关联提供了宝贵见解,"现任大学医院罕见病研究中心主席的瓦比特施教授强调,"此类国际协作对罕见病研究至关重要,它能整合有限的患者数据获取全面新知——为诊断和治疗开辟新前景。"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