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闻由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TCT 2025会议现场的Medical Dialogues新闻局报道。
左心耳封堵术(LAAC)后短期使用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s)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相比,并未显著降低装置相关血栓(DRT)发生率。然而,根据在TCT 2025旧金山会议公布并同步发表于《循环》杂志的ANDES试验结果,DOACs表现出更优的安全性特征,主要归因于出血事件的显著减少。
作为迄今规模最大的同类研究,ANDES试验于2018年至2025年间在加拿大和欧洲13个医疗中心开展。该研究由魁北克省拉瓦尔大学的约瑟夫·罗德斯-卡包(Josep Rodés-Cabau)博士领导,旨在确定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接受左心耳封堵术后最佳的短期抗血栓治疗策略。左心耳封堵术正日益成为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的替代方案用于卒中预防,但术后预防装置血栓的最佳用药方案仍不明确。
本试验纳入510名接受左心耳封堵术的患者(平均年龄77岁,35%为女性),随机分配接受为期60天的DOACs或DAPT(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60天时进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图像由设盲的中央核心实验室分析。主要终点为TEE确认的装置相关血栓发生率,安全性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卒中、出血或院内报告的DRT。
结果显示,DOACs组DRT发生率为1.5%,DAPT组为4.1%,差异未达统计学显著水平(p=0.11)。然而,DOACs治疗组安全性事件显著减少(22.5% vs 34.9%;p=0.003),这一优势主要源于出血率降低(17.4% vs 24.9%;p=0.038)。两组卒中和死亡率均较低且相当。多数出血事件源于胃肠道。
尽管DOACs在降低DRT方面未优于DAPT,研究者指出其更佳的出血安全性支持DOACs作为合理替代方案,尤其适用于高出血风险患者。约瑟夫·罗德斯-卡包博士在报告研究结果时表示:"在获得更多证据前,这些发现表明短期使用DOAC可能是左心耳封堵术接受者合理且可能更安全的抗血栓策略。"
研究者承认存在若干局限性,包括22%参与者缺失TEE数据,以及因组间差异窄于预期可能导致的检验效能不足。此外,60天的随访期可能低估了晚期血栓或卒中事件的发生。
ANDES试验表明,虽然DOACs未能进一步降低左心耳封堵术后的血栓并发症,但其提供了比DAPT更安全的替代方案,有望影响未来针对该高危人群的短期抗血栓管理指南。
参考文献: Rodés-Cabau等,《短期抗凝治疗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预防左心耳封堵术后装置血栓中的比较:ANDES随机临床试验》,TCT 2025会议,旧金山。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