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中人类心室流出道及其成年衍生物的细胞图谱A cell atlas of the developing human outflow tract of the heart and its adult derivatives

心脑血管 / 来源:elifesciences.org英国 - 英语2025-09-12 02:12:07 - 阅读时长4分钟 - 1667字
本研究通过单核RNA测序和空间转录组学技术,系统解析了人类心室流出道(OFT)发育过程中及成年主动脉瓣的细胞类型组成和分子特征,揭示了胚胎期GATA6调控网络对瓣膜发育的关键作用,并发现成年细胞保留胚胎期分子印记,为先天性心脏病机制研究和再生医学提供了重要参考。该研究涵盖胚胎期(CS16-17、12pcw)和成年样本共30,166个细胞核,首次建立人类OFT发育的时空分子图谱。
先天性心脏病心室流出道转录组图谱GATA6调控网络细胞谱系追踪成年瓣膜异质性胚胎印记心脏发育疾病易感性治疗靶点
发育中人类心室流出道及其成年衍生物的细胞图谱

摘要

心室流出道(OFT)将血液输送至主动脉和肺动脉。在胚胎发育过程中,OFT分化为体循环和肺循环系统。该区域缺陷占先天性心脏病的三分之一。本研究通过两个发育阶段(胚胎期和胎儿期)及成年主动脉瓣的转录组数据,结合空间转录组技术,揭示了胚胎分子特征在成年细胞中的持续存在,并利用单细胞调控网络推导发现转录因子GATA6是瓣膜前体细胞的关键调控因子。其下游网络揭示了人类心脏缺陷的候选驱动基因,阐明了正常与病理性瓣膜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成果定义了OFT细胞及分子特征,为先天性心脏病研究和再生医学提供了关键基础。

引言

先天性心脏病(CHD)影响约1%新生儿。OFT缺陷占所有CHD病例的三分之一。人类OFT发育在胚胎期Carnegie阶段13-23(约3周内)完成重构。该过程涉及第二心区和心脏神经嵴细胞系的协同作用。尽管模式生物研究取得进展,但人类OFT发育及成年分子特征仍知之甚少。本研究首次提供涵盖发育期与成年OFT的系统性转录组图谱,通过空间定位揭示细胞分布,并通过新型谱系追踪算法建立胚胎与成年细胞的分子关联。

研究方法

样本获取

胚胎(CS16-17)和胎儿(12pcw)OFT样本来自英国人类发育生物学资源库,成年主动脉瓣取自3名55-70岁女性心脏捐献者。样本经单核RNA测序和空间转录组分析,结合SCENIC算法推导基因调控网络。

关键技术

  • 单核RNA测序:使用10x Genomics平台,靶向回收2500个细胞核/样本
  • 空间转录组:10x Genomics Visium技术实现OFT区域基因表达空间定位
  • 谱系追踪算法:通过胚胎期100个差异基因与成年标记基因重叠分析建立发育关联
  • 数据整合:Scanpy工具实现多阶段(胚胎/胎儿/成年)数据整合分析

研究结果

OFT细胞全景图

共鉴定30,166个细胞核,分为18个簇(胚胎2簇、胎儿12簇、成年4簇)。主要细胞类型包括:

  1. 心肌细胞:表达MYH11(平滑肌标记)
  2. 内皮细胞:高表达CDH5(血管内皮钙粘蛋白)
  3. 间充质细胞:含瓣膜间质细胞(HAPLN1阳性)
  4. 神经/免疫细胞:神经嵴标记基因HOXA3/B3在胚胎期富集

GATA6调控网络

  • 胚胎期簇4:SCENIC分析揭示GATA6为关键调控因子(RSS评分最高)
  • 下游靶点:包含MECOM(与主动脉硬化相关)、NOTCH2(Alagille综合征致病基因)、LTBP1(TGF-β调节因子)等
  • 功能验证:基因敲除小鼠显示CAT、肺动脉高压等表型

空间转录组定位

  • 簇3/6:定位至主动脉外壁及分隔区,共表达DCN(成纤维细胞标记)
  • 簇9:平滑肌层,高表达MYH11
  • 簇12:瓣膜区,HAPLN1特异表达

谱系追踪

  • 胚胎簇4:发育为成年瓣膜成纤维细胞(簇4/7)
  • 胚胎簇20:贡献平滑肌细胞(簇1)和非瓣膜成纤维细胞(簇9)
  • 关键证据:成年簇1/4/7保留胚胎期GATA6调控基因的显著表达

成年瓣膜异质性

成年主动脉瓣11个簇中:

  • 簇1:平滑肌细胞(CALD1+, ACT1+
  • 簇3/4/5/7:瓣膜间质细胞(COL1A1, VCAN
  • 簇9:钙化相关(SPARC高表达)
  • 炎症标记:簇4/7高表达CCL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胚胎印记持续存在

  • 定量验证:成年簇4/7保留胚胎簇4基因的31.2%(p<2.8×10⁻¹⁵)
  • 功能意义:可能解释年龄相关瓣膜钙化的异质性

讨论

本研究首次建立人类OFT发育的时空分子图谱,揭示:

  1. 谱系起源:瓣膜成纤维细胞起源于内皮-间质转化,而平滑肌细胞来自神经嵴和第二心区双重贡献
  2. GATA6核心作用:其调控网络关联15种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基因(如NOTCH2, LTBP1
  3. 胚胎记忆:成年细胞保留发育期分子特征,可能影响疾病易感性
  4. 转化应用:为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提供72个候选基因,并揭示SPARC等钙化治疗靶点

研究局限性:未包含妊娠早期(<CS16)样本,且空间分辨率限于5μm。未来将结合类器官模型验证调控机制。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NeuroSense药物候选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来源神经元中显现早期疗效信号NeuroSense药物候选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来源神经元中显现早期疗效信号
  • 8种心脏疾病及其应对方法8种心脏疾病及其应对方法
  • 高钾食物可“显著”降低心力衰竭风险 研究发现高钾食物可“显著”降低心力衰竭风险 研究发现
  • 外科团队如何修复罕见的大动脉转位变体外科团队如何修复罕见的大动脉转位变体
  • 美国心脏病学会发布心脏病人必打的五种疫苗指南美国心脏病学会发布心脏病人必打的五种疫苗指南
  • 科学家发现心脏病发作可能具有传染性科学家发现心脏病发作可能具有传染性
  • 阿尔茨海默病削弱脑细胞对基因表达的控制 功能与认知受损阿尔茨海默病削弱脑细胞对基因表达的控制 功能与认知受损
  • 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
  • 心脏病发作或许具有传染性心脏病发作或许具有传染性
  • 人工智能增强心电图成为预测瓣膜病的新工具人工智能增强心电图成为预测瓣膜病的新工具
  • 部分心脏移植为先天性心脏病带来新希望部分心脏移植为先天性心脏病带来新希望
  •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退行性瓣膜性心脏病风险增加相关:美国心脏协会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退行性瓣膜性心脏病风险增加相关:美国心脏协会研究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与心脏病关联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与心脏病关联研究
  • 指南网络研讨会:2025 ESC/EACTS瓣膜性心脏病管理指南指南网络研讨会:2025 ESC/EACTS瓣膜性心脏病管理指南
  • 数千人将接种可能预防痴呆的疫苗,新研究发现其或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数千人将接种可能预防痴呆的疫苗,新研究发现其或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
  • 带状疱疹疫苗可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五分之一 研究揭示病毒炎症与心血管疾病新关联带状疱疹疫苗可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五分之一 研究揭示病毒炎症与心血管疾病新关联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