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要点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团队最新研究显示,人类癌症组织中微生物DNA序列的含量远低于此前多项研究的报道结果。
在近期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的研究中,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研究所科学家分析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资助的"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5,734份组织样本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这些样本涵盖25种癌症类型。研究发现,经严格去污染处理后,实体肿瘤样本中微生物DNA读段平均占比仅0.57%,血液癌症样本为0.73%。
该研究团队负责人史蒂文·萨尔茨伯格教授指出:"科学需要持续验证,我们的研究并未发现微生物组与多种癌症存在显著关联。"研究团队通过双人类参考基因组比对(端粒到端粒计划和基因组参考联盟数据集),从原始测序读段中精准去除了人类DNA序列和污染物。
研究显示,经严格质量控制后,每份样本平均保留240万条非人类DNA读段,仅占原始肿瘤样本65亿读段的0.35%。其中包含3.23亿未完全去除的人类DNA读段和9.86亿污染序列。当与包含30,355种微生物的参考基因组数据库比对后,发现仅有微量微生物DNA存在。
对比此前存在争议的《自然》和《细胞》研究,本研究检测到的微生物读段数量分别低56倍和数百倍。萨尔茨伯格特别指出:"早先研究中检测到的酿酒酵母和植物病毒很可能源自实验室污染,而非真实生物关联。"
研究确认了若干已知致癌微生物的关联:人乳头瘤病毒(HPV,宫颈癌及部分头颈癌)、幽门螺杆菌(胃癌)、具核梭杆菌和脆弱拟杆菌(消化道癌症)在样本中被检测到。研究团队已将分析数据公开至《科学转化医学》补充材料,相关研究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