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与目标
低热量和无热量甜味剂(LNCSs)的摄入已被证实与多种健康风险相关。然而,其与认知功能的关联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通过长达8年的追踪调查,明确LNCSs摄入与认知衰退的关联性。
方法
研究采用巴西成人健康纵向研究(ELSA-Brasil)数据,纳入基线时35岁以上公务员群体(2008-10年招募),历经三次研究波次(2008-10、2012-14、2017-19年)。排除饮食数据缺失、极端热量摄入(低于1%或高于99%分位)及认知测试数据不全的参与者。通过食物频率问卷计算7种LNCSs(阿斯巴甜、糖精、安赛蜜K、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塔格糖醇)的总摄入量及个体摄入量,并基于6项认知测试生成z-评分。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LNCSs摄入与认知衰退的关联。
结果
研究共纳入12,772名参与者(平均年龄51.9±9.0岁,女性占54.8%,黑人/混血占43.2%),LNCSs平均摄入量为92.1±90.1mg/天。在60岁以下亚组中,总LNCSs摄入量最高三分位数者表现出更显著的语言流畅性(第二三分位数β=-0.016,95%CI -0.040至-0.008;第三三分位数β=-0.040,95%CI -0.064至-0.016)和整体认知(第二三分位数β=-0.008,95%CI -0.024至0.008;第三三分位数β=-0.024,95%CI -0.040至-0.008)衰退。60岁以上人群未发现显著关联。阿斯巴甜、糖精、安赛蜜K等特定甜味剂的摄入均与整体认知衰退加速相关,其中对记忆和语言流畅性影响最明显。在无糖尿病群体中,总LNCSs高摄入者语言流畅性和整体认知衰退加速;而在糖尿病患者中,则表现为记忆和整体认知衰退加速。
讨论
研究首次揭示LNCSs长期摄入与认知衰退的显著关联,特别是人工甜味剂和糖醇类。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肠道微生物群改变引发的炎症反应(如阿斯巴甜诱发的小胶质神经炎症)。研究局限性包括饮食数据的自我报告性质、样本流失导致的选择偏差,以及健康行为共线性因素的混杂影响。本研究为WHO认知衰退预防指南提供了重要补充证据,建议重新评估LNCSs的长期安全性。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