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问题: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初始非侵入性检测方式选择是否影响长期生存率?
发现:在10,003例疑似CAD患者的PROMISE试验随访中,随机分配至CT血管造影(CTA)组(558例死亡)与压力测试组(570例死亡)的全因死亡率(14.3% vs 14.5%)和心血管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风险比0.98,95%CI 0.87-1.10)。CTA检测显示任何程度异常(包括轻度非阻塞性病变)均预示更高死亡风险(调整风险比1.99-3.44),而压力测试仅重度异常具有统计学显著性(风险比1.45,95%CI 1.10-1.91)。
意义:研究表明疑似CAD患者采用CTA或压力测试作为初始非侵入性检测方式,对10年生存率无差异影响。
摘要
重要性:提示冠状动脉疾病的症状常需通过非侵入性检测进行诊断和预后评估。
目的:比较功能检测(压力测试)与解剖检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长期预后差异。
设计、背景及参与者:对2009-2014年开展的PROMISE多中心临床试验(北美193个门诊中心,10,003例有症状患者)进行2025年更新分析,通过2024年国家死亡指数数据库追踪确认死亡事件。中位随访10.6年(IQR 9.9-11.3),最长12.4年。
干预措施:患者随机分组接受初始CTA(n=5,008)或压力测试(n=5,008),后续诊疗由医疗机构按常规执行。
主要终点:原PROMISE试验主要终点为死亡、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住院或重大手术并发症复合事件。延长随访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为心血管死亡。
结果:入组时平均年龄61岁,女性占52.7%,87.6%报告胸痛或呼吸困难。总死亡1,128例(14.4%),CTA组与压力测试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14.3% vs 14.5%;风险比0.98)。心血管死亡风险比0.84(95%CI 0.67-1.05),校正后风险比0.89(95%CI 0.41-1.94)。亚组分析显示年龄(<60/≥60岁)、性别、种族间无交互作用。CTA异常(轻度非阻塞性至重度病变)的校正风险比1.99-3.44,压力测试仅重度异常显著(风险比1.45)。存活90天后的标志性分析显示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或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无交互作用。
结论与相关性:PROMISE试验10年随访证实,对于稳定型疑似CAD患者,初始非侵入性检测方式选择不影响10年生存率。CTA异常结果提示更高死亡风险,而压力测试预后价值局限于重度异常。
试验注册:ClinicalTrials.gov编号NCT01174550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