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症状发作前一小时内,身体活动与愤怒或情绪波动是常见触发因素。尽管任一因素均可独立作为AMI的外部触发源,但当受试者在症状发作前一小时同时经历身体活动和愤怒或情绪波动时,二者关联强度最为显著。
来源:Smyth A等.身体活动与愤怒或情绪波动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触发因素.《循环》2016;134:1059-1067.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首要死因。超过90%的急性心肌梗死(AMI)风险归因于长期暴露于高脂血症、外源性肥胖及缺乏运动等多种风险因素。既往研究已识别出AMI的潜在外部触发因素,包括愤怒、情绪波动和身体活动。这些触发因素的流行率可能因地域而异,某一区域或族群的重要触发因素在其他地区可能不存在或表现不同。INTERHEART研究是一项在52个国家262个中心开展的首次AMI病例对照研究。经过高度培训的工作人员对参与者进行标准化体格检查后,实施结构化问卷调查。研究人员详细询问AMI患者症状发作前一小时的体力活动情况以及愤怒或情绪波动经历,并对比前一日相同时段的情况。所有收集数据均传输至加拿大安大略省汉密尔顿的麦克马斯特大学人口健康研究所及汉密尔顿健康科学中心。研究结论指出:AMI症状发作前一小时内,身体活动与愤怒或情绪波动是常见事件,任一暴露均可作为AMI的外部触发因素;当两者在症状发作前一小时同时发生时,关联强度最大。研究发现地理区域、既往心血管病史、心血管预防药物使用情况或心血管风险因素数量均未影响事件发生率。
评论
INTERHEART研究者报告的结果确证了先前发现:身体活动与愤怒或情绪波动可作为AMI的外部触发因素。二者具有叠加效应,已被证实可引起交感神经激活、儿茶酚胺分泌,以及因全身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而导致的心肌氧需求改变。此外,这些事件可能直接诱发已存在脆弱斑块的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破裂。既往研究据此建议,可通过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使用,减轻触发事件与其病理生理后果的关联影响。然而,INTERHEART研究发现心血管预防药物对预防与身体活动或情绪波动相关的AMI无显著保护作用。尽管规律运动对心血管疾病的长期预防具有重要作用,但剧烈身体活动确实可能触发AMI。因此,临床医生应继续推荐规律运动,同时指出短期高强度活动可能增加AMI风险。研究还报告情绪波动、急性情绪障碍的负面影响、急性抑郁及工作相关压力均被确认为AMI的重要触发因素。
本研究设计存在多项局限:首先,研究仅纳入因首次AMI住院的患者,未包含非住院AMI患者;其次,由于多数结论基于患者对触发事件暴露强度的回忆,而患者对刺激时间与强度的记忆能力差异显著且可靠性存疑。鉴于INTERHEART研究中患者均为首次AMI住院者,其结论不适用于二级预防人群或非典型AMI患者。尽管存在局限,研究结果仍具重要价值,临床医生应考虑指导患者避免上述可能引发急性AMI的触发因素。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