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显示,一种被称为"沉默杀手"的心脏疾病正影响着全球三分之一的成年人,科学家警告公众需警惕其极少显现的症状。
心房颤动是一种导致心跳不规则且常异常加速的心脏疾病。此前研究认为约四分之一的人在去世前会受此影响,但新研究发现患病风险显著上升。因其症状隐匿,常无明显体征却可能导致中风和心力衰竭,故被视为"沉默杀手"。
确切病因尚未明确,但高血压患者、肥胖人群、吸烟者及酗酒者更易患病。丹麦奥尔堡大学科研团队通过对350余万名45岁以上无病史丹麦人的数据分析发现,近五分之二的心房颤动患者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五分之一将遭遇中风。在23年随访期间,超36万名参与者被确诊,研究将2000-2010年与2011-2022年两阶段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后者终身患病风险达31%,较前十年24%的数据明显升高,且男性风险略高于女性。
心力衰竭是该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风险高达41%;中风风险为21%,心肌梗死风险为12%。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建议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立即就医:
- 间歇性胸痛
- 虽短暂缓解但仍令人担忧的胸痛
- 心跳突然异常
- 心率持续低于60次/分钟或高于100次/分钟(尤其伴随头晕、呼吸急促等症状时)
《英国医学杂志》刊载的研究指出:"心房颤动长期并发症的量化结果凸显了降低中风风险及制定心衰预防策略的紧迫性。"研究团队强调随机临床试验和诊疗指南需更贴近真实患者需求,并警示"过去二十年间心房颤动终身风险已从四分之一升至三分之一",这为医学界提出如何遏制疾病负担增长的关键命题。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