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发现,病毒性感染(包括新冠和流感)会增加心肌梗死和中风风险。该研究显示,未接种新冠或流感疫苗的人群可能因新证据而改变决定——感染后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上升。
研究发现,新冠感染后14周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或中风的可能性增至原来的三倍,且风险在感染后一年内持续升高。此外,流感感染后一个月内,患者心肌梗死风险增至四倍,中风风险增至五倍。
研究结果于周三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研究主要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研究员Kosuke Kawai表示:"预防病毒性感染的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可能在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已患有心血管疾病或存在相关风险因素的成年人,预防尤为重要。"
该荟萃分析基于155项高质量、设计严谨的研究数据。研究同时发现:
• 艾滋病毒感染者心肌梗死风险增加60%,中风风险增加45%
• 丙型肝炎患者心肌梗死风险增加27%,中风风险增加23%
• 带状疱疹患者心肌梗死风险增加12%,中风风险增加18%
研究人员指出,炎症反应和血液凝固(均为人体对抗病毒感染的生理机制)可能影响心脏正常功能,这解释了多种病毒感染后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的原因。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高级临床流行病学家Ziyad Al-Aly博士向《纽约时报》表示:"该研究印证了我们近年来的共识——感染通常并非良性事件。它可能始于呼吸道病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其后续影响会波及多个器官系统,本研究特别聚焦于心血管领域。"(Al-Aly未参与此项研究)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建议,6个月及以上人群今秋可接种新冠疫苗,但首次接种前应先咨询医疗提供者(包括医生、护士和药剂师)。疫苗费用由私人保险、医疗补助、联邦医疗保险及福利计划覆盖。CDC同时建议大多数6个月及以上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相关费用同样由上述计划承担。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