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研究涉及1200多名患者
一项由加拿大研究人员共同主导的国际研究表明,成功接受心律不齐矫正手术的患者可能不再需要长期坚持抗凝剂治疗。
该研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可能改变全球数百万人的临床护理。
这项随机研究涉及1200多名曾接受心房颤动消融术的患者,该手术通过导管改变心脏电信号。随机试验随后比较了服用常用抗凝剂利伐沙班的一组与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另一组的反应。
“指南指出,即使医生进行了消融术并认为成功,你也应终身继续服用抗凝剂,”共同领导该试验的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健康中心资深心血管科学家阿图尔·维尔马博士表示。“我们决定进行这项试验,以验证这是否确实必要。”
他表示,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形式,影响1%的加拿大人和5%的65岁以上人群。
在为期三年的随访后,研究人员发现两组在中风和栓塞(血管阻塞或闭塞)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
“我们对结果有些惊讶,”维尔马说。“心房颤动消融术在成功时,不仅减少了心房颤动的发生,似乎还大幅降低了中风风险。”
他解释道,研究开始和三年后结束时对患者进行了脑部MRI检查,以寻找静默性中风的迹象,结果显示两组发生率均较低。
“这些患者的中风或静默性中风发生率非常非常低,”维尔马强调。“低到我们无法检测出继续服用抗凝剂或改用阿司匹林之间的差异。”
他指出,脑部成像显示,三年后96%的患者没有静默性中风迹象。
抗凝剂,也称为血液稀释剂,可防止血栓形成,但已知会导致出血。这可能包括割伤后过度出血、尿血或月经量过大。
维尔马表示,许多患者急于停用抗凝剂,因为其可能导致的出血(例如在事故中)可能危及生命。
“他们首先问的是,我能停用这种抗凝剂吗?我喜欢滑雪,喜欢在车库工作,服用这些药物会增加出血风险,”维尔马说。“现在,对于相当一部分患者,我认为我们可以说,是的,你可以停用。”
参与该研究的渥太华大学医学系教授兼渥太华心脏研究所心脏病学部门负责人大卫·伯尼博士称这一发现是“游戏规则改变者”。
“我们的结果显示,成功消融术后一年,中风风险极低,继续服用抗凝剂的弊端大于益处,这意味着许多患者可以安全停用,”同样共同领导该试验的伯尼通过新闻稿表示。
加拿大、欧洲、中国和澳大利亚的50多个心血管研究中心参与了这项研究,由渥太华心脏研究所心血管研究主任乔治·韦尔斯博士协调。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