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许多心房颤动患者一直被建议限制咖啡摄入量。人们普遍认为晨间一杯咖啡可能引发胸部悸动或诱发心律失常发作,这使依赖咖啡因开启新一天的成年人不得不改变晨间习惯。
然而,一项新的临床研究质疑了这一长期存在的观点,并提供了基于证据而非恐惧的全新解读。
普遍存在的心脏疾病
心房颤动影响着美国超过一千万名成年人。随着老年人口增加和肥胖率上升,患病率预计将持续攀升。这种疾病会导致心跳快速且不规则,进而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中风和心力衰竭风险增加。
由于众多患者寻求简单方法降低复发几率,即使是微小的生活方式调整也显得至关重要。作为全球最常见饮品之一的咖啡,始终是特别关注和争议的焦点。部分观察性研究显示咖啡不会诱发症状,甚至有研究提示可能产生益处。基于此背景,"消除咖啡预防房颤"(DECAF)试验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受控方式评估这一问题。
DECAF试验解析
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多家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首项随机临床试验,考察咖啡因对心房颤动的影响。该研究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支持,聚焦既往饮用咖啡且将接受电复律(通过电击重置心脏节律)的人群。
电复律成功后,参与者被随机分配至两组:一组继续按基线水平饮用含咖啡因咖啡,另一组则完全戒除咖啡因长达六个月。后者意味着禁咖啡因组参与者不得饮用任何咖啡、苏打水、茶或食用巧克力。
研究设定严格标准:所有心律事件均通过心电图、可穿戴设备或植入式监测仪确认。研究人员在第1、3、6个月联系参与者追踪进展,同时监测用药方案、症状、咖啡因摄入量及急诊就诊情况。在约两千名初筛者中,仅两百人满足全部标准并严格遵循预设方案——多数人不愿放弃咖啡,部分人基线摄入量不足,这本身印证了人们对晨间咖啡的执着。
参与者特征
完成研究的参与者与普通心房颤动患者群体高度相似:平均年龄约69岁,多数伴有高血压,约25%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约半数使用节律控制药物,全部服用抗凝药物。研究初期,两组咖啡饮用习惯相似,多数参与者日均饮用约一杯。禁咖啡因组成功将摄入量降至零,而继续摄入组维持原有饮用量。
六个月内参与者频繁就医:人均近六次门诊,平均进行两次心电图检查。超半数参与者额外使用可穿戴监测仪或植入式设备自动捕捉心律事件。多源数据助力研究者准确确认每次心房颤动复发及相关心律问题(如心房扑动)。
研究发现
研究结束时,超半数参与者出现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复发。但组间差异显著:持续饮用含咖啡因咖啡组的复发率为47%,而禁咖啡因组高达64%。相比禁咖啡因组,饮用咖啡组的复发风险降低39%。该益处主要针对明确诊断为心房颤动的发作。心房扑动病例较少,组间差异不足以得出确定结论。
两组医疗并发症发生率相近:均无中风或死亡病例,住院及就诊次数无统计学差异。尽管禁咖啡因组住院次数略高,但差异不具显著性。
咖啡的潜在益处
该结果颠覆了"咖啡因诱发心律失常"的传统认知。科学家提出多重假说:首先,咖啡含阻断心脏特定腺苷受体的物质,而腺苷可能增加心房异常放电风险;其次,咖啡具有抗炎特性,炎症已被证实会提升心房颤动风险;此外,活动量因素可能起作用。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 senior author Gregory M. Marcus博士指出,既往研究显示咖啡饮用者日间活动量更高,"咖啡促进身体活动,而运动已知可降低心房颤动风险"。他还补充,咖啡因的轻度利尿作用有助于降低血压。研究第一作者Christopher X. Wong博士称结果"令人震惊",并强调其与数十年禁咖啡建议相悖——许多人欣慰地发现,喜爱的饮品可能并无负面影响。
结果解读需谨慎
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参与者与医生均知晓分组情况。符合条件但认为咖啡加重症状的饮用者可能未参与研究,这或影响结果。禁咖啡因组个别成员被观察到摄入咖啡,可能弱化组间差异。尽管如此,其他分析仍支持主要发现。
试验仅涵盖合理咖啡摄入量(日均约一杯),未涉及高咖啡因能量饮料或重度摄入场景。阵发性心房颤动(症状间歇出现)患者反应可能不同。
对患者的启示
若您患有持续性心房颤动且习惯每日饮用咖啡,本研究表明电复律后或无需戒除该习惯。维持现有咖啡摄入量反而可能降低复发风险。该研究对数十年来的咖啡因建议提出质疑。
尽管仍需深入探究受益人群,DECAF试验为医患讨论咖啡摄入提供了新依据。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