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西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大麻化合物可能通过调控受体活性,降低THC(四氢大麻酚)的负面作用。这项突破为开发针对焦虑症、慢性疼痛及其他疾病的CBD(大麻二酚)疗法奠定了基础。
国家天然产物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阿马尔·奇蒂博伊纳(Amar Chittiboyina)团队近期在《ACS神经科学》期刊发表的研究显示,CBD可与CB1受体结合并调节其活性。与THC直接抑制受体功能不同,CBD的作用更类似"调光开关",能双向调节蛋白质活性。
CBD是大麻中200余种天然大麻素之一,自2018年《农业改良法案》将工业大麻非刑事化后,其应用范围迅速扩展。研究团队通过定位CBD在CB1受体上的结合位点,为开发既能保留THC止痛功效又可减少副作用的新型药物提供了可能。
"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利用THC的治疗效果,同时最小化其不良反应。"研究科学家潘卡杰·潘迪(Pankaj Pandey)表示。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副教授罗伯特·拉普雷里(Robert Laprairie)指出,这项研究打开了开发更高效合成CBD药物的可能性,"我们正在挖掘大麻中的药物宝库,提取特定效果并优化它们"。
后继研究将重点探索CBD与阿片类药物的相互作用。博士后研究员威廉·尼尔(William Neal)警告,若CBD影响阿片受体功能,可能降低止痛药效或增加滥用风险。该研究获得美国国立普通医学科学研究所等多项资助,未来需要更多实验验证其发现。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