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发表在《神经病学、神经外科与精神病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早发性痴呆症(65岁前确诊)患者的生存率因临床类型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但性别、年龄、家族史和共存疾病并非特定风险因素。研究人员表示,尽管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存时间较短,但早发性痴呆症对同龄人全因死亡风险的总体影响甚至更大。
全球约5%的痴呆症病例被归类为早发性。但研究人员解释说,虽然痴呆症在老年人中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限制生命的疾病,却很少有研究评估早发性痴呆患者的生存时间和与预后相关的因素。
为了进一步探索这一问题并帮助指导早发性痴呆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研究人员回顾并重新评估了2010年至2021年间芬兰两个大学医院区域痴呆门诊的全部12,490次就诊记录。
研究人员确定了794例确诊的早发性痴呆症病例,包括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α-突触核蛋白病(特别是路易体痴呆)以及"其他"和"混合"型痴呆,后者包括血管认知障碍。
研究人员将每例患者的生存时间与10名无神经退行性疾病但年龄、性别和地理区域相匹配的普通人群进行比较,后者来自人口登记数据(总共7,930人)。
在研究期间,215名早发性痴呆症患者死亡。他们的平均生存时间近9年,但根据疾病亚型有所不同。额颞叶痴呆或路易体痴呆患者的生存时间最短,约7年;而同时患有额颞叶痴呆和运动神经元疾病(ALS)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仅略超过2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近10年,而血管认知障碍患者的生存时间最长,平均超过10年。
与无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人群相比,早发性痴呆症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高出6.5倍以上。但按疾病亚型分类时,例如额颞叶痴呆患者的死亡率高达近14倍,而血管认知障碍患者的死亡率则高出4倍以上。
男性、年龄较大、多种共存疾病以及较低的教育水平都普遍与死亡风险增加相关,但这些因素并非早发性痴呆症所特有。研究人员表示,早发性痴呆症本身的诊断与生存时间的关联最为强烈且独立。
只有糖尿病(已知的痴呆症风险因素)与早发性痴呆症患者的较短生存时间相关。
研究人员评论道:"总体而言,尽管老年患者的生存时间在数值上较短,但与普通人群相比,痴呆症诊断对早发性痴呆症年龄组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比晚发性患者更为显著。"
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无法对因果关系得出明确结论。研究人员也承认其研究结果存在多种局限性,包括大多数研究参与者没有经过基因或神经病理学确认的痴呆症诊断。此外,每个临床亚组的人数较少。
研究人员总结道:"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经验证的基于人群的早发性痴呆症队列的最新生存率数据,并强调了诊断对患者死亡率的重大影响。"他们补充说:"关于早发性痴呆症生存率和死亡率的准确最新数据,对于设计医疗结构、提供全面患者护理和开展临床试验至关重要。"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