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法新社)——经过数十年研究无果,两种新药和一项开创性的血液检测最近给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了抗击这种致残性疾病的新希望——但关于其有效性的问题仍然存在。
在周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来临之际,研究显示这种致残性疾病仍在不断取得进展。阿尔茨海默病约占全球痴呆症病例的70%,是老年人的主要死因之一,但任何治愈途径依然遥不可及。
新药效果如何?
数十年来,数十亿美元被投入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研究,但这些努力始终未能成功——至少直到最近。
礼来公司的多奈单抗和百健公司与卫材公司联合开发的仑卡奈单抗,是首批被证实能显著减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的药物。
但这些昂贵的治疗效果有限,仅对疾病早期阶段的患者有效。它们还可能产生严重副作用,包括潜在致命的脑出血。
这引发了关于药物益处是否大于风险的争论,导致各国卫生监管机构采取不同立场。
以商品名"Leqembi"销售的仑卡奈单抗已在美国等多个国家获批。
但法国卫生当局建议国家保险系统不予报销该药物费用。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紧随其后,其支出监督机构今年表示,鉴于价格因素,这两种新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均未显示出足够益处。
早期诊断进展如何?
另一场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领域引发热议的争论——也是欧美分歧日益扩大的领域——围绕疾病诊断方法展开。
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标准方法需要进行侵入性且昂贵的腰椎穿刺,这可能导致部分高风险患者被排除在外。
但最近开发出一种能检测疾病"生物标志物"的简单血液检测。
美国当局自5月起已授权该检测,但欧洲尚未批准任何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检测,其中一种目前正在英国启动的国家临床试验中接受评估。
问题在于血液检测本身是否足以可靠诊断疾病。
去年,美国非营利组织阿尔茨海默病协会修改标准,认为仅凭生物标志物就足够诊断。
但在欧洲,大多数专家认为仍需通过全面临床检查确认患者的认知和功能衰退。
荷兰神经学家埃多·理查德对法新社表示,许多"生物标志物异常的患者从未发展为痴呆症"。
理查德对这两种新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也持怀疑态度。
这两个问题相互关联,因为药物支持者认为,在明显症状出现前诊断疾病可增强治疗效果。
阿尔茨海默病可预防吗?
一个共识领域是哪些因素会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和更广泛痴呆症的风险。
据《柳叶刀》去年发表的专家综述,近半数病例与肥胖、吸烟、饮酒、缺乏运动和听力损失等因素相关。
越来越多的研究正试图确定鼓励人们加强锻炼和改善饮食的项目是否能有效对抗阿尔茨海默病。
但迄今为止,理查德指出,"针对这些风险因素的随机对照试验对认知衰退或痴呆症的影响有限甚至没有效果"。
最近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接受为期两年的强化健康支持后,认知衰退略有减缓。
本月一次会议上,法国流行病学家塞西莉亚·萨米耶里承认,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属而言,这类进展可能看似微不足道。
但她表示,与几年前相比,"这已经是重大突破"。
萨米耶里认为,只有持续10至15年的试验才能真正显示此类干预措施对阿尔茨海默病等长期发展疾病的疗效。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