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无法忘记全球与新冠的斗争。截至2025年春季,全球累计确诊已超过7亿例,仅美国就确诊了1亿例。这导致全球逾700万人死亡,其中美国死亡人数达120万。2024-25年间预计仍有1350万例感染和4.3万人死亡。显而易见,新冠尚未远离人类。
更令人担忧的是约4亿名"长新冠"患者群体。当感染者症状持续超过三个月,就会被诊断为长新冠。这种衰弱性疾病常导致患者无法工作或恢复原有生活方式,典型症状包括疲劳和脑雾。科学家已确认新冠康复者会出现多种严重后遗症。
全身持续性炎症是长新冠症状的主要诱因。病毒侵袭呼吸道细胞后,约10%感染者会因炎症导致肺部损伤,引发肺组织瘢痕、呼吸困难和持续性咳嗽,最终降低肺活量。
消化系统同样受损。急性感染期常见呕吐、恶心和腹泻,长新冠阶段则可能出现持续数月或数年的腹泻、便秘及腹痛。这可能源于肠道菌群平衡被破坏或肠道内壁炎症损伤。
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尤为突出:约30%患者出现脑雾和注意力障碍,进而引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证实这与神经元损伤或病毒成分在大脑中残留有关。
心血管系统风险同样显著。长新冠可能引发心肌炎、血栓形成(特别是A型、B型和AB型血人群),导致心肌病、中风或心律失常。某些科学家认为线粒体功能衰退还可能加剧患者疲劳感。
鉴于这些深远影响,削减新冠检测、疫苗和研究投入显然是不明智的。我们坚决支持疫苗的救命价值——已证实疫苗可有效预防住院和死亡,未接种者死亡风险是接种者的2.5倍。疫苗还能降低长新冠风险,如有疑问应咨询医师。
《医学发现新闻》由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校荣誉退休教授诺伯特·赫佐格和教授大卫·尼尔塞尔主持。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