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伯特·F·肯尼迪小的领导下,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已撤销对疫苗研发、推广与分发的支持。这使得美国在全球防疫版图中成为显著特例——当多数国家正运用科学手段与财政投入对抗疫苗犹豫时,这个曾经的全球卫生领导者却在反向而行。
总部位于越南的记者达米恩·凯夫采访了五大洲专家后发现:越南民众虽在新冠疫苗强制接种问题上产生过激烈争议,但最终促使政府强化疫苗监管体系。2024年该国麻疹首剂疫苗覆盖率仍高达98%,脊髓灰质炎疫苗达99%。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东亚及太平洋区域卫生顾问巴西尔·罗德里格斯指出:"疫情反而唤醒了各国对常规疫苗的重视,全球正形成强化免疫系统的共识。"
包括巴西、尼日利亚、匈牙利和萨摩亚在内的多国都在后疫情时代加大疫苗投入,应对麻疹与黄热病疫情全球上升。2021年亚马逊河岸社区的疫苗分发行动,见证了这些国家的努力。
美国的特殊性不在于民意——多数民众仍支持疫苗接种。真正转折在于政府决策:卫生部长肯尼迪等疫苗反对者正以"让美国重获健康"(MAHA)为旗号,系统性削弱疫苗体系。佛罗里达州近日成为首个宣布取消疫苗强制令的州,专家指出这将威胁美国弱势儿童的传染病防护网。
肯尼迪不仅削减疫苗研究经费,更在关键咨询委员会用批评者取代专家,限制新冠疫苗获取并模糊其他疫苗指引。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疫苗信心项目负责人希迪·拉尔森警告:"美国这个全球卫生基石,正成为疫苗信心危机的意外源头。"
全球疫苗疑虑普遍存在:越南法属时期疫苗曾被视为殖民工具,中国因2018年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信任受损,巴基斯坦则因CIA假乙肝疫苗事件遭遇信任危机。但多数国家通过扩大医疗覆盖、国际协作宣传和医生动员重建信任。
强制接种政策具有广泛历史基础:194国研究显示106国要求特定疾病接种,其中48国将接种作为入学前提。意大利和法国在2017-2018年麻疹疫情后强制接种相关疫苗,两年内接种率显著提升。相比之下加州2015年收紧政策后,医疗豁免率却在私校激增十倍。
美国并非天生反疫苗:1806年杰斐逊总统曾致信天花疫苗发明者爱德华·詹纳表达支持;1855年马萨诸塞州率先推行入学接种;1905年联邦最高法院确立公共安全强制接种权。但佛罗里达卫生部长拉达波上周宣布废除疫苗令时却宣称:"谁有权力决定你身体该接受什么?你的身体是上帝的礼物。"
这种"自主研究,自由选择"模式已被证实加剧疫苗风险误导。世卫数据显示2018-2023年美洲(含美国)报告麻疹病例近5万;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黄热病病例212例,死亡85例,较前年增长三倍。耶鲁大学公共卫生教授杰森·施瓦茨警告:"全球防疫体系高度依赖美国的引领作用,当前政策将必然削弱各国应对疫苗可预防疾病的能力。"
牛津大学疫苗专家萨曼莎·范德史拉特指出:"各国政府本应将疫苗视为公共健康福祉,美国当前做法与这种全球共识形成鲜明对立。"这种由富裕、发达、有影响力的国家政府系统性背离疫苗的状况,在人类防疫史上前所未有。
即便越南等高接种率国家可能避免冲击,但巴布亚新几内亚等薄弱环节已现危机:2024年5月出现脊髓灰质炎病例后,到8月中旬已扩散至至少31人。正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深专家罗德里格斯警示:"只要存在未受保护者,所有人就都面临风险。"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