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与拳击手和美式橄榄球运动员相关的脑部疾病在无家可归者中首次被发现

Brain disease linked to football players found in homeless people - Big Issue

英国英语医学研究
新闻源:The Big Issue
2025-09-23 01:19:34阅读时长3分钟1158字
慢性创伤性脑病(CTE)无家可归者脑部疾病反复头部撞击脑损伤情绪波动记忆丧失运动障碍活体检测工具医疗护理

内容摘要

一项突破性研究首次在欧洲非运动员人群中检测到慢性创伤性脑病(CTE),该疾病以往仅见于接触性运动选手或军人,科学家在无家可归者脑部样本中发现四例确诊及两例相关损伤,证实反复头部创伤可能源于日常生活中的跌倒、袭击或事故而非仅限于运动场,这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可导致情绪波动、攻击行为及记忆问题,研究呼吁重新审视社会服务与医疗体系对无家可归群体的支持方式,并强调开发活体检测工具的紧迫性,以应对全球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

科学家首次在无家可归者的脑部中发现慢性创伤性脑病(CTE)的证据——这是该疾病首次在欧洲非运动员人群中被确认。此前,CTE主要出现在从事拳击或美式橄榄球等接触性运动的人群中。

慢性创伤性脑病由反复头部撞击引发,常见于运动员或退役军人。该疾病可能导致情绪波动、攻击行为、记忆丧失和运动障碍,但只能通过尸检检测tau蛋白异常积聚来确诊。

来自匈牙利布达佩斯塞梅尔维斯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麦考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无家可归者脑部中发现了该疾病的证据。他们对34名41至67岁成年人的遗体脑部进行了检查,受试者多为男性。结果显示,四人存在CTE的确凿证据,另外两人则表现出高度相关的脑损伤。这是欧洲非运动员人群中首次确认该疾病。

研究第一作者、塞梅尔维斯大学病理学、法医学及保险医学系助理教授克丽丝蒂娜·丹尼克斯博士表示:“我们的研究重点是探索一个极易被忽视的脆弱群体的病理性脑部变化,原本预期会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或帕金森病等常见疾病的早期形式。在无职业运动或军旅背景的人群中发现CTE令人意外。这证实反复头部撞击可能在一生中累积——即使不在运动场馆内。”

发表在同行评审期刊《神经病理学学报》上的研究报告指出,与普通人群相比,无家可归者遭受脑损伤的情况更为普遍,原因常包括跌倒、袭击或事故。研究者补充道,无家可归者中的暴力或攻击行为可能不仅是原因,也是潜在脑损伤的结果。

在CTE病例中,与记忆相关脑区的损伤模式与阿尔茨海默病不同。该群体普遍存在其他年龄相关变化,四例样本甚至在较年轻时就显示出通常晚年才会出现的嗜银颗粒病——一种神经系统疾病。

此前,澳大利亚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脑部中也曾记录到类似的CTE相关变化。多伦多大学实验室医学与病理生物学系教授加博尔·G·科瓦奇博士补充道:“在中欧无家可归群体中发现CTE应改变公众认知:这不仅是运动员的疾病,及早识别对医疗护理、社会服务乃至司法系统对行为责任的判定都至关重要。”

CTE最早于1928年在拳击手医学文献中被记载,2005年本内特·奥马鲁博士报告美式橄榄球运动员迈克·韦伯斯特病例后引发全球关注,其故事后被改编为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电影《震荡效应》。

接触性运动中的脑损伤问题也已波及英国体育界。目前,超过1,100名前橄榄球运动员(包括784名英式橄榄球和319名联盟式橄榄球选手)已对体育管理机构提起脑震荡诉讼,2003年英格兰世界杯冠军成员史蒂夫·汤普森、菲尔·维克里和马克·里根均在其中。

但新研究显示,科学家需将目光投向运动领域之外。国际研究团队表示,当务之急是开发更有效的活体检测工具,因为常规MRI无法显示CTE,患者需尽早被识别并获得支持。

“我们的研究聚焦社会经济劣势而非遗传因素,”多伦多大学与麦考瑞大学合著者谢莉·L·福雷斯特博士表示,“我们采用严格标准:仅纳入露宿街头、无职业运动或军旅史、且采用统一方法检查脑部与脊髓的个体——这是全球首个针对无家可归人群的此类研究。我们在中欧检测的无家可归者中约12%存在CTE。”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素材的搜集与翻译),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