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机器学习对无急性心肌梗死胸痛急诊患者进行风险分层:一项多中心回顾性分析Using Machine Learning to Risk Stratify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 but No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环球医讯 / AI与医疗健康来源:www.ahajournals.org美国 - 英语2025-08-26 06:47:24 - 阅读时长4分钟 - 1852字
本研究开发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机器学习模型,通过患者人口学特征、生命体征、心电图结果及动态高敏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对无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急诊患者进行30天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风险预测。模型在测试数据集中表现出卓越性能(AUC 0.884),显著优于传统HEART评分,在0.3%事件率背景下实现4倍风险富集,可为急诊风险分层决策提供重要支持。该模型支持可变时间间隔生物标志物输入,适应真实临床场景需求。
无急性心肌梗死胸痛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30天MACE风险机器学习LSTM模型风险分层急诊临床决策肌钙蛋白HEART评分
利用机器学习对无急性心肌梗死胸痛急诊患者进行风险分层:一项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摘要

背景

本研究旨在开发基于机器学习的模型,预测无急性心肌梗死(AMI)胸痛急诊患者在30天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风险。患者经连续高敏心肌肌钙蛋白检测排除AMI后进行风险预测。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2024年德克萨斯州5家医院的成人胸痛患者数据。排除首诊确诊AMI患者。主要终点为30天MACE(心肌梗死或全因死亡)。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开发预测模型。

结果

共纳入14,177例患者(中位年龄49.7岁,男性41.2%)。535例(3.8%)至少一次高敏肌钙蛋白浓度超过99百分位。39例(0.3%)发生30天MACE(心肌梗死15例,死亡24例)。LSTM模型预测性能优异(AUC 0.884 [95% CI 0.815-0.941]),对心肌梗死(AUC 0.963)和死亡(AUC 0.849)均具高判别能力。

结论

该模型整合患者人口学特征、急诊生命体征、心电图结果及灵活时间点的连续肌钙蛋白检测,准确预测无AMI胸痛患者的30天MACE风险,为急诊临床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临床视角

创新点

• 首次将LSTM网络应用于无AMI胸痛患者的MACE风险预测

• 支持可变时间间隔生物标志物输入,突破传统固定时间窗限制

临床意义

• 可作为HEART评分后的二线风险分层工具,指导进一步检查或随访决策

• 模型特征(生命体征、肌钙蛋白等)可自动提取,便于临床工作流整合

方法

研究设计

在德克萨斯州贝勒医疗系统的5家医院进行回顾性研究。2家三级医院(达拉斯贝勒大学医学中心和沃斯堡贝勒圣罗斯医学中心)及3家社区医院(格雷普韦恩、欧文和韦克萨奇贝勒医疗中心)参与研究。

研究人群

纳入标准:2021.1.1-2024.4.3期间急诊就诊,年龄≥18岁,符合胸痛ICD-10编码(R07.1, R07.9等),或分诊记录注明胸痛原因,且至少检测一次高敏肌钙蛋白。排除标准:未记录HEART评分、重复就诊、住院期间死亡/自行离院、首诊确诊AMI。

统计分析

分类变量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连续变量用中位数和四分位距。卡方检验分析分类变量,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连续变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预测性能,DeLong检验进行模型比较。采用SHAP值解释模型预测,1000次重抽样法计算95%CI。

结果

最终纳入14,177例患者,中位年龄49.7岁,男性41.2%。1052例(7.4%)有冠心病史,500例(3.5%)合并心衰。仅569例(4%)具有典型ACS病史,117例(0.8%)心电图ST段异常。10,676例(75.3%)HEART评分为低危(0-3分),535例(3.8%)至少一次肌钙蛋白>59 ng/L。

39例(0.3%)发生30天MACE(心肌梗死15例,死亡24例)。开发数据集显示,发生MACE患者的心衰比例(P=0.003)、冠心病比例(P=0.017)及肌钙蛋白水平(P=0.001)均显著升高。LSTM模型预测性能优异:MACE(AUC 0.884)、心肌梗死(AUC 0.963)、死亡(AUC 0.849)。与HEART评分相比,模型在预测心肌梗死方面表现更优(P<0.05)。

讨论

本研究建立的LSTM模型在真实临床场景下表现出卓越的MACE风险预测能力,特别是在心肌梗死预测方面显著优于传统HEART评分。模型整合了动态生物标志物(连续肌钙蛋白检测)、人口学特征、生命体征和心电图结果,支持灵活时间点输入,适应急诊科复杂多变的检测间隔。

重要发现:1)在排除AMI的胸痛患者中,30天MACE发生率仅0.3%,与RACE-IT试验结果一致;2)LSTM模型在保持高灵敏度(0.875)的同时实现完全阴性预测值(1.000),满足临床排除策略的高标准;3)SHAP值分析显示,肌钙蛋白浓度、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年龄和BMI是关键预测因子。

模型局限性:1)依赖电子病历数据可能存在信息偏倚;2)低事件率可能导致类别不平衡问题;3)未纳入胸痛发作至肌钙蛋白检测的时间参数,因电子病历难以获取准确病程记录。

结论

对于急诊胸痛且排除AMI的患者,30天MACE发生率仅为0.3%。基于LSTM的预测模型整合患者人口学特征、生命体征、心电图结果及动态肌钙蛋白检测,展现出卓越的预测性能。该模型支持灵活时间点生物标志物输入,适应真实临床场景需求,可为急诊风险分层决策提供重要支持。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基于急诊科单一高敏肌钙蛋白测量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实践综述基于急诊科单一高敏肌钙蛋白测量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实践综述
  • 是否应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重新定义为“闭塞型心肌梗死”?是否应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重新定义为“闭塞型心肌梗死”?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症状的系统综述:急诊分诊护士应知的关键症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症状的系统综述:急诊分诊护士应知的关键症状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进展:传统生物标志物、新兴工具及非侵入性采样技术急性心肌梗死诊断进展:传统生物标志物、新兴工具及非侵入性采样技术
  • Cleerly在欧洲心脏病学会大会上展示AI心血管风险预测重大突破Cleerly在欧洲心脏病学会大会上展示AI心血管风险预测重大突破
  • 新国际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聚焦血红蛋白输注策略新国际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聚焦血红蛋白输注策略
  • 二十一世纪心肌梗死的通用定义二十一世纪心肌梗死的通用定义
  • 血管内影像引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高血栓负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影响血管内影像引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高血栓负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影响
  • 急性心包炎误诊:避免不必要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包炎误诊:避免不必要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预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基于机器学习方法预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内死亡率
  • 司美格鲁肽在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方面优于替尔泊肽司美格鲁肽在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方面优于替尔泊肽
  • 发作性睡病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发作性睡病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志物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志物
  • 免疫组织化学评估急性心肌梗死:系统综述免疫组织化学评估急性心肌梗死:系统综述
  • 心脏患者推荐采用宽松输血策略心脏患者推荐采用宽松输血策略
  • AI工具支持将乳腺X光检查作为筛查女性心血管风险的方法AI工具支持将乳腺X光检查作为筛查女性心血管风险的方法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