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发现:
- 汇总分析包含50多项临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数据
- 研究对象涵盖使用单纯雌激素、雌激素+孕激素、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女性
美国巴尔的摩现场报道 —— 美国神经病学协会2025年会公布的突破性研究表明,激素替代疗法的启动时机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呈现显著相关性。印度罗塔克市PG医学研究院FNU Vaibhav(瓦伊巴夫)的研究团队通过分析840万绝经女性数据发现,65岁后开始治疗者风险上升38%,而围绝经期启动治疗可降低22%风险。
这项涵盖50多项临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
- 围绝经期启动治疗:风险降低22%(观察性研究数据)
- 绝经5年内启动:风险降低32%(整合随机对照试验数据)
- 65岁后启动:风险增加38%(随机对照试验数据)
神经影像学数据显示,中年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
- 脑脊液tau蛋白沉积减少20-40%
- 脑容量扩大(载脂蛋白E4携带者达6-10%)
- 晚期使用则出现脑萎缩加剧现象
研究团队指出关键病理窗口:
- 早期使用可维持雌激素神经保护作用(促进神经通讯、抑制炎症)
- 但绝经10年后可能触发脑血管炎症反应
"我们的研究整合了Nurses’ Health Study、Rotterdam Study等跨国数据,发现激素替代疗法的'关键时间窗'效应。"瓦伊巴夫强调,"虽然观察性研究显示约20%风险降低,而随机对照试验提示晚期使用风险增加40%,但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该疗法不应作为阿尔茨海默病预防手段。"
治疗建议:
✅ 早期使用:缓解围绝经期症状(潮热、睡眠障碍)
✅ 可能获益:改善脑血流、减少神经炎症
❌ 晚期禁用:65岁后启动风险显著增加
⚠️ 用药期限:建议数年后逐步停药
研究团队计划在5年内开展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验证该结论。目前不建议女性单独为预防痴呆而使用激素替代疗法,推荐采取经证实的预防策略(如血压管理和规律运动)。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