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20世纪60年代流行的迷幻剂可缓解焦虑 医学界发布警示性发现
副标题:特定剂量实现焦虑完全缓解 但存在致幻等风险
纽约生物制药公司MindMed首席医学官Daniel Karlin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近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首个人工合成LSD(MM120制剂)单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试验结果。
该研究纳入18-74岁近200名受试者,随机给予25/50/100/200微克LSD或安慰剂,经三个月观察发现:
- 剂量效应:100微克组12周后65%患者症状缓解,48%达到完全缓解;200微克组效果相近,但低剂量组未达显著差异
- 起效速度:LSD抗焦虑效应在单次给药后4周即显现
- 抑郁改善:高剂量组同时出现显著抑郁症状改善
- 副作用:70%受试者出现幻觉,恶心/头痛等常见不良反应
试验采用盲法设计,但部分受试者因强烈主观感受能识别药物分配,研究团队正计划开展两项大型Ⅲ期临床试验。MindMed表示若结果确认有效,将向美国FDA递交审批申请。
监管困境与医学价值博弈
- 现行法规:根据美国缉毒局规定,LSD作为一级管制药物不得用于非研究医疗场景
- 突破性疗法认定:FDA已将LSD、裸盖菇素、MDMA列为潜在突破疗法,需严格临床监管
- 历史渊源:1962年《药物疗效修正案》实施后,该领域研究停滞近半个世纪
华盛顿特区迷幻医学律师Hadas Alterman指出:"LSD回归不仅是科学突破,更需要监管框架革新。"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长小罗伯特·F·肯尼迪承诺将在12个月内推动临床应用,并强调"必须建立严格副作用监测体系"。
研究警示:LSD可能引发长期精神病性障碍、心率加快及情绪波动,当前临床应用仍需谨慎推进。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