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临床精神病学杂志》上的一项开创性研究发现,常用抗抑郁药物在副作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20万名患者的真实世界医疗数据,揭示不同药物类别的不良反应风险截然不同。
研究显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如氟西汀(Prozac)和舍曲林(Zoloft),其常见副作用包括轻度恶心和头痛,发生率约为15%-20%。相比之下,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如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导致严重副作用的风险高出40%,包括显著口干、持续性嗜睡及潜在的心律失常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类药物如文拉法辛(Effexor)在血压升高方面的风险尤为突出,高血压发生率达28%。
研究负责人哈佛医学院精神科教授艾米丽·陈博士指出:"这种差异并非微不足道。临床医生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和药物代谢特征进行精细化选择。例如,老年患者应避免使用TCAs,而高血压患者需谨慎使用SNRIs。" 研究团队强调,当前用药指南需更新以纳入这些发现,确保抑郁症治疗在有效缓解症状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安全。
该研究历时三年,覆盖北美和欧洲32家医疗机构,是迄今规模最大的抗抑郁药物副作用对比分析。研究建议将基因检测纳入常规诊疗流程,以预测个体对特定药物的反应。专家呼吁患者切勿自行调整用药,应与专业医师充分沟通后制定个性化方案。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