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不仅是糖尿病管理工具——它通过重塑体内铜、铁和锌浓度发挥潜在保护作用
(根据神户大学2025年9月1日研究,这种全球最常用糖尿病药物通过降低铜和铁浓度、升高锌浓度产生保护作用)
二甲双胍:远超糖尿病治疗的明星药物
作为全球处方量最大的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除降血糖作用外,还被证实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缓解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多重益处。尽管临床应用超60年,其作用机制始终未被完全解析,这制约了新型治疗药物的开发。
金属元素与糖尿病的关联研究
神户大学内分泌专家小川润指出:"糖尿病患者血液中铜、铁、锌等金属浓度变化已有记录,化学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具有结合铜等金属的能力。我们首次通过临床证据验证了该药物在人体内确实会改变金属浓度。"
研究团队对约20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血液中铜、铁浓度显著降低,锌浓度明显升高。这些变化与改善葡萄糖耐受性和预防并发症呈正相关。
首项临床证据揭示金属调节机制
发表在《BMJ开放糖尿病研究与护理》的成果显示:
- 铜浓度下降:减少氧化应激反应
- 铁浓度下降:降低炎症反应
- 锌浓度上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金属浓度重塑可能就是二甲双胍产生多重保护作用的关键机制。
新药研发方向探索
日本新获批的糖尿病药物伊美格列汀(Imeglimin)作为二甲双胍衍生物,因不具备金属结合能力,成为对照研究的理想对象。研究团队正在比较两种药物的作用差异,为精准调控体内金属浓度开发新疗法。
研究展望
小川润强调:"我们正在通过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明确药物作用机制。这种基础研究可能带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的革命性突破。"
研究经费来源:日本学术振兴会(24H00638号)和万平糖尿病基金会资助。
研究合作方包括神户三宫糖尿病与内分泌科诊所。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