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急性缺血性中风(AIS)常因全身感染而并发症加重预后。新兴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失调、炎症生物标志物及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在卒中后结果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整合中风菌群失调指数(SDI)、微生物菌群失调指数(MDI)与炎症生物标志物,评估其在AIS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方法:本观察性前瞻性队列研究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一家三级卒中中心开展(2023年9月—2024年9月)。80名发病24小时内入院的AIS患者被纳入研究。粪便样本通过16S rRNA测序进行微生物群谱分析并计算SDI/MDI。检测血液生物标志物(NMDAR-Ab、丁酸盐、TMAO、RANKL、iFABP、LPS)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临床严重程度。结局指标包括7天内感染发生率、院内死亡率及并发症。
结果:46.3%的患者发生感染,以老年(>60岁)及女性为主。感染患者显示微生物多样性降低、致病菌属富集(克雷伯菌属、大肠杆菌属、沙门氏菌属),SDI/MDI升高且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减少。生物标志物分析显示NMDAR、TMAO、iFABP和LPS水平升高,丁酸盐和RANKL降低(均P<0.001),且与感染状态强相关。ROC曲线分析表明该整合模型在队列中具有显著区分能力(经内部Bootstrap验证校正后AUC>0.80)。通过1000次Bootstrap重采样进行内部验证,校正AUC值的乐观估计并获取无偏置置信区间。
结论:肠道菌群失调、升高的菌群失调指数及炎症生物标志物异常与卒中后感染和不良预后显著相关。整合微生物群特征、生物标志物谱与临床参数可为风险分层提供可靠框架,并为AIS的微生物靶向治疗开辟新途径。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中风、肠道微生物群、菌群失调、炎症生物标志物、预后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