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严重脑部疾病,会导致运动障碍问题,如震颤、肌肉僵硬和平衡困难。
随着疾病进展,患者行走、说话和完成日常活动将变得愈发困难。
目前,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帕金森病与某些用于治疗癫痫发作的药物(即抗癫痫药物)之间可能存在关联。这类药物通过控制大脑异常电活动发挥作用,常用于癫痫患者。
为探究这一潜在联系,研究人员分析了1433名帕金森病患者的医疗数据,并与8598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他们重点研究了患者的处方记录,包括卡马西平、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和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的使用情况。
研究结果令人担忧:服用抗癫痫药物的人群罹患帕金森病的风险更高,且风险程度随处方次数增加而上升。换言之,用药频率越高,风险越显著;同时使用多种抗癫痫药物的患者风险更为突出。
这是首次针对广泛抗癫痫药物与帕金森病潜在关联的系统性研究。其发现至关重要,可能影响医生为需长期抗癫痫治疗患者选择和管理药物的方式。
尽管此项研究引发重要关切,科学家仍强调需进一步探索。他们希望明确这些药物如何具体影响大脑,以及为何可能增加帕金森病风险。解答这些问题或能为当前无治愈方法的疾病开发预防及治疗新途径。
需谨记,抗癫痫药物对许多患者具有救命作用,在预防癫痫发作和管理癫痫中扮演关键角色。患者切勿未经医生指导擅自停药,任何治疗调整均须在医疗监督下进行。
由丹尼尔·贝莱特领导、发表于《JAMA神经病学子刊》的这项研究,是深入探究帕金森病病因的重要进展。它凸显了研究各类风险因素对疾病预防的关键意义。
医生在开具此类药物时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尤其是长期用药情况。同时,患者及家属应保持信息畅通,主动与医疗团队讨论所有治疗方案的风险与获益。
随着研究持续深入,相关知识有望改善医疗服务,并在未来降低帕金森病的发病可能性。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