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心脏泵血功能受损,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 当主要影响左心室时,可能由左心室收缩力减弱或舒张功能障碍引起
- 其他影响右心室、心脏瓣膜、肺循环或心包的问题也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 英国目前约有100万人确诊心力衰竭,每年新增20万病例
- 平均诊断年龄为76岁。随着缺血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寿命延长,心力衰竭发病率持续上升
- 肥胖流行已成为心力衰竭发病率和患病率上升的又一重要因素
心力衰竭(HF)并非单一病理过程,而是以心脏泵功能受损为特征的综合征(1,2)。诊断标准包括:
- 典型症状:如静息或轻度活动后呼吸困难、疲劳
- 体征:如胸腔积液、颈静脉压升高、外周水肿
- 静息状态下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客观证据:如心脏杂音、第三心音(3)
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储备显著降低,并伴随多器官系统改变。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 急性心力衰竭:症状体征快速变化,包括呼吸困难、肺或外周水肿、器官低灌注、心动过速
- 慢性心力衰竭进展更为隐匿,主要表现为慢性运动耐量下降
鉴于急慢性HF在症状持续时间和起病速度的混淆,欧洲心脏病学会建议采用新的分类体系(3):新发型、一过型或慢性。
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分类标准:
-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LVEF≥50%,旧称舒张性心力衰竭
- 射血分数轻度降低型心力衰竭(HFmrEF):LVEF41%-49%
- 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LVEF≤40%
- 射血分数改善型心力衰竭(HFimpEF):基线LVEF≤40%,较基线提升≥10%,且后续测量LVEF>40%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建议根据LVEF分类进行慢性心力衰竭管理(1):
关于液体限制与心力衰竭的研究显示:
- FRESH-UP研究发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限液措施可能并无显著获益(4)
参考文献:
- NICE(2025年9月).《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管理》
- NICE(2010).《慢性心力衰竭:初级与二级护理临床指南》
- 欧洲心脏病学会(2008).《急慢性心力衰竭诊疗指南》
- Beckers-Wesche F等.《Nat Med》(2025年3月30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由饮水与限液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