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首次对抗抑郁药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进行系统排名。新研究揭示了舍曲林、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等不同药物在副作用方面的巨大差异。
研究发现体重变化、心率和血压方面存在最显著差异。例如,服用某些抗抑郁药的患者在治疗前两个月可能增重达2公斤,而服用其他药物的患者预计可减重2.5公斤。研究人员警告称,每增加1公斤体重就会提升患者的心脏病风险,血压升高还会增加中风风险。
专家强调,这些发现"不应引起担忧",反而将帮助患者和临床医生选择最适合个人需求的药物。研究高级作者、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研究所(IoPPN)学术临床讲师托比·皮林博士表示:"抗抑郁药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尽管许多人从中受益,但这些药物并不完全相同——某些药物可能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导致体重、心率和血压的显著变化。"
该研究由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研究所学者主导,分析了开始治疗后八周内抗抑郁药相关的副作用。仅英格兰就有超过700万成年人患有抑郁症。2024/25年度,全英约889万患者获开9260万份抗抑郁药物处方。
研究人员分析了近6万名参与150多项研究的受试者数据,这些研究将30种抗抑郁药与安慰剂进行对比。去年在英格兰获处方约290万患者的舍曲林(一种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与平均减重0.76公斤相关,心率平均降低每分钟2次,但会轻微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
2024/25年度在英格兰为220万患者开具的二线药物阿米替林,与平均增重1.6公斤相关,心率增加每分钟9次,同时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去年为140万人开具的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西酞普兰,则与平均减重0.65公斤相关,心率和收缩压降低,但舒张压轻微上升。
总体而言,研究人员发现不同药物导致的体重变化差异约4公斤。心率变化差异超过每分钟21次:氟伏沙明使心率降低每分钟8次,而去甲替林则使心率平均增加每分钟13.8次。
皮林博士补充道:"研究显示,作为处方量最大的抗抑郁药类型,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通常身体副作用较少,这令人欣慰。但对其他药物,可能需要更密切的身体健康监测。目标不是阻止用药,而是赋能患者和临床医生做出明智选择,推动个性化治疗。"
专家欢迎此项研究,认为将帮助患者"更知情、更个性化地"决定是否服用抗抑郁药。都柏林大学精神病学教授布莱恩·奥多诺霍表示:"研究凸显不同抗抑郁药对体重增加、心率、血压、胆固醇和血糖水平的影响各异。因此,存在基础疾病、家族病史易感性或特定副作用顾虑的个体,现在能更明智地选择最适合的抗抑郁药物。"
研究作者、牛津大学精神病学教授安德里亚·奇普里亚尼补充:"多数临床决策——尤其在心理健康领域——仍由医生主导,患者参与有限。我们的结果强调共同决策的重要性,即临床医生支持患者结合个人偏好、生活状况、目标及价值观做出治疗选择。这应成为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及全球的前进方向。"
研究结果已发表在《柳叶刀》期刊。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