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HealthDay报道,丹尼斯·汤普森记者2025年11月3日(星期一)撰文称,一项新研究发现,大城市的明亮灯光虽令人眼花缭乱,却可能损害心脏健康。
研究人员计划于11月10日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的美国心脏协会会议上报告:暴露于高水平人工光环境的人群,患心脏病的风险随光照强度增加而显著上升。
研究显示,夜间人工光暴露水平较高者,5年内患心脏病风险增加35%,10年内风险增加22%。资深研究员、波士顿马萨诸塞州总医院PET/CT心脏成像试验负责人沙迪·阿博哈谢姆博士在新闻稿中表示:"我们发现夜间光照与心脏病存在近似线性关系:光照暴露越多,风险越高。"
在该研究中,团队分析了2005至2008年间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接受PET或CT扫描的466名平均年龄55岁成年人的健康数据。研究人员根据参与者家庭住址评估其人工光暴露水平,并将健康状况与脑部扫描结果进行比对。
结果显示,较高水平的人工光会引发大脑压力活动和血管炎症。阿博哈谢姆指出:"即使轻微增加的夜间光照也与大脑及动脉压力升高相关。当大脑感知压力时,会激活触发免疫反应的信号,导致血管炎症。长期来看,这一过程可能促成动脉硬化,增加心脏病发作与中风风险。"
十年间,17%的参与者罹患重大心脏疾病。即使排除其他风险因素,其光照暴露水平仍与心脏病风险相关。研究称,在交通噪音较大、社区收入较低或其他环境压力因素较多的地区居住者,心脏风险更高。
阿博哈谢姆建议:"为抵消这些不良影响,人们可限制室内夜间光照,保持卧室黑暗,并避免睡前使用电视及个人电子设备等屏幕。"研究人员同时指出,城市可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户外照明、加装路灯遮光罩或采用感应式照明来改善居民健康。
美国心脏协会发言人胡里奥·费尔南德斯-门多萨在新闻稿中表示:"这些发现具有创新性,进一步证明减少夜间过度人工光暴露是公共卫生关切议题。"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行为睡眠医学主任费尔南德斯-门多萨(未参与本研究)补充道:"我们已知夜间过度暴露于人工光会危害健康,尤其增加心脏病风险,但此前并不清楚其作用机制。本研究探究了可能原因之一——大脑对应激的反应,该反应似乎在夜间人工光与心脏病关联中起关键作用。"
研究人员下一步将探究减少夜间光照暴露是否能改善心脏健康。需注意,医学会议公布的研究成果在经同行评议期刊发表前应视为初步结论。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