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消融术Atrial fibrillation ablation - Mayo Clinic

心脑血管 / 来源:www.mayoclinic.org美国 - 英语2025-08-11 15:52:47 - 阅读时长3分钟 - 1168字
心房颤动消融术是一种治疗心律不齐的微创手术,通过热能或冷能形成心脏疤痕组织以阻断异常电信号。适用于药物无效的患者,手术过程包含术前准备、术中导管操作及术后恢复,可能伴随出血、心律异常等风险。术后患者需注意避免剧烈活动,并可能需要服用抗凝血药物以降低中风风险。
心房颤动消融术心律紊乱房颤手术治疗风险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术后恢复手术效果心脏健康
心房颤动消融术

概述

心房颤动消融术是一种治疗心律紊乱(称为心房颤动或房颤)的手术。该手术通过热能或冷能在心脏特定区域形成微小疤痕组织。电信号无法穿过疤痕组织,从而阻断导致房颤的异常信号。

若药物或其他疗法无法改善房颤,可考虑该手术。在特定患者中,该手术也可能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医生通常使用细长柔韧的导管进行心房颤动消融术。这些导管通过血管进入心脏,少数情况下也可在心脏手术中进行消融。

类型

  1. 房室结消融
  2. 迷宫手术

适用情况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正常情况下,窦房结的电信号启动每次心跳,信号经过心房传递至房室结并减速,随后传至心室引起收缩。但房颤时,心房信号紊乱,房室结无法阻挡这些混乱信号进入心室,导致心跳过速且不规则。

心房颤动消融术用于治疗和预防房颤。若您因房颤出现快速、心悸症状且药物无效,可能需要此治疗。

风险

可能的风险包括:

  • 导管插入部位出血或感染;
  • 血管损伤;
  • 心脏瓣膜损伤;
  • 新发或加重的心律失常;
  • 需要起搏器治疗的缓慢心率;
  • 腿部或肺部血栓;
  • 中风或心脏病发作;
  • 肺静脉狭窄(连接心肺的血管变窄);
  • 造影剂导致的肾脏损伤。

建议与医疗团队讨论手术利弊,共同决定是否适合接受治疗。

术前准备

您可能需接受多项心脏健康检查。医疗团队将指导术前准备:

  • 手术前一晚需禁食禁水;
  • 告知所有用药情况,医生将指导是否继续用药。

手术过程

术前

手术在医院进行,医护人员会在您的手臂或手部放置静脉输液管,通常会给予镇静剂让您放松。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和健康状况,您可能完全清醒、轻度镇静或接受全身麻醉。

术中

医生通常通过腹股沟、肩部或颈部血管插入导管至心脏。造影剂通过导管注入以在X光下清晰显示血管。医生采用以下方法之一形成疤痕组织以阻断异常信号:

  • 射频消融:使用热能;
  • 冷冻消融术:使用极冷能量。

手术过程中您不应感到不适。若出现剧烈疼痛或呼吸困难,请立即告知医护团队。

手术通常持续3至6小时,复杂情况可能更久。例如,接受房室结消融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控制心率,起搏器可能在消融术前或术中植入。

另一种治疗房颤的消融术为迷宫手术,需在开胸手术中进行。外科医生使用手术刀或热能设备在心房形成疤痕网络,阻断异常电信号。

术后

术后您将在恢复区休息数小时,医疗团队会密切监测。根据情况,您可能当天出院或留院过夜,需安排他人接送。

部分患者术后感到局部酸痛,通常一周内缓解。多数人几天内可恢复日常活动,但需咨询医疗团队允许的活动范围。术后一周内避免提重物。

手术效果

多数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但房颤可能复发。若复发,可考虑再次消融或其它治疗。

房颤与中风风险相关,目前未证实消融术能降低此风险。术后您可能需继续服用抗凝血药物。

临床研究

探索梅奥诊所关于预防、检测、治疗或管理疾病的测试和手术研究。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梅奥诊所推出新型房颤治疗技术梅奥诊所推出新型房颤治疗技术
  • 心房颤动会导致疲劳吗?心房颤动会导致疲劳吗?
  • 心房颤动心房颤动
  • 帮助您了解心房颤动帮助您了解心房颤动
  • 心房颤动与扑动:急诊科管理方法心房颤动与扑动:急诊科管理方法
  •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全知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全知道
  • 心脏病与女性心脏病与女性
  • 急诊科对创伤性颅内出血的管理(创伤继续医学教育)急诊科对创伤性颅内出血的管理(创伤继续医学教育)
  • 心房颤动 - 症状与病因心房颤动 - 症状与病因
  • 心房颤动(AFib)心房颤动(AFib)
  • 心房颤动概述心房颤动概述
  • 挥汗如雨——心房颤动患者为何以及如何运动锻炼?挥汗如雨——心房颤动患者为何以及如何运动锻炼?
  • 心房颤动或扑动心房颤动或扑动
  • 心房颤动会引发心脏病发作或导致其他严重并发症吗?心房颤动会引发心脏病发作或导致其他严重并发症吗?
  • 心房颤动并非老年人专属 新研究显示年轻患者数量上升心房颤动并非老年人专属 新研究显示年轻患者数量上升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