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峡时报》/ANN):本地研究人员正在研究癌症患者常食用的热带植物的抗癌特性,以探索其在癌症管理或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团队首先对猴面包草、沙巴蛇草和辣木等植物进行基因组测序,并与另外97种区域植物共同分析。这些植物均种植于新加坡中央医院(SGH)的基因组花园,该花园由新加坡健康服务集团(SingHealth)与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联合成立的生物多样性医学研究所(BD-Med)建立,用于基因组研究和保育。
目前,这三种植物正针对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肝癌和肾癌等约10种癌细胞系进行筛选,以验证其抗癌效果。BD-Med主任戴斌沺(Teh Bin Tean)表示,研究重点是解析植物产生抗癌作用的机制。他解释:“每种植物含数百种化合物,但尚未明确具体哪种化合物起效。一旦发现‘化合物X’,即可开展动物和人体试验”。该研究尚处早期阶段,预计需5-6年才能进入临床试验。
2024年,BD-Med开始利用人工智能加速“化合物X”的筛选。该机构成立于2021年,致力于通过研究东南亚生物多样性推动医学发展,其研究覆盖植物的基因组、营养及药用价值。数据显示,超半数抗癌药物和抗生素源自天然产物,如猴面包草(Leea indica)的叶提取物已被证实可抑制卵巢癌细胞生长,并增强特定疗法效果。
此外,BD-Med正开展“食物即药物”研究,建立结合水产养殖与水培技术的空中农场,研究蔬菜营养成分对糖尿病、癌症等患者的影响。该院还对榴莲进行首次营养学研究,分析其对胆固醇和血糖水平的影响,预计2026年发布结果。在太空育种领域,该院对2024年送入太空的苋菜、白菜等种子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培育适应低光环境的耐候性作物,未来或应用于室内农业。
戴教授透露,BD-Med计划未来几年完成东南亚1,000种植物的基因组测序,并将拓展至新加坡盛港综合医院等新设施。目前其种植的蔬菜已供医院员工食用,未来将扩大供应至医院中央厨房。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