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和粪便微生物移植(FMT)对成人2型糖尿病(T2D)及相关糖代谢异常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疗效,并综合相关微生物代谢物和组成的机制变化。
方法
依据PRISMA 2020指南进行系统评价。检索PubMed/MEDLINE、Scopus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从建库至2025年8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研究对象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或代谢综合征成人。干预措施包括与对照组相比的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或FMT。主要结局指标为血糖参数(如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机制生物标志物(如短链脂肪酸、胆汁酸)。采用Cochrane RoB 2工具评估偏倚风险,最终进行叙述性综合分析。
结果
共纳入30项研究。多菌株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低约0.2%至0.4%)、空腹血糖和HOMA-IR方面产生适度但显著的改善,尤其干预持续时间≥12周时效果更佳。这些临床获益与多项机制变化密切相关,包括循环丁酸盐和熊去氧胆酸水平升高、产短链脂肪酸菌群富集以及内毒素血症降低。疗效受同时使用药物的显著影响:二甲双胍与微生物干预存在协同增效作用,而磺脲类药物则削弱干预效果。FMT在胰岛素抵抗表型患者中能一致改善钳夹技术测定的胰岛素敏感性,但其对HbA1c的改善效果不够稳定且高度依赖于供体特性。
结论
以微生物组为靶点的干预措施,特别是多菌株益生菌和底物匹配的合生元,是改善血糖控制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促进微生物代谢物生成实现。FMT则主要作用于胰岛素敏感性调节。临床疗效具有显著背景依赖性,受干预方案设计、持续时间及药物-微生物组相互作用的综合影响,提示需个体化制定治疗策略。
关键词
益生菌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微生物组
粪便微生物移植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