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主动脉瓣反流中,主动脉瓣无法正常关闭。这导致血液从身体的主干动脉(称为主动脉)反流回左下心腔(称为左心室)。
主动脉瓣反流——也称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一种心脏瓣膜疾病。左下心腔与身体主干动脉之间的瓣膜无法紧密关闭。结果,部分从心脏主泵血腔(称为左心室)泵出的血液发生反流。
这种反流可能使心脏无法充分向全身泵血。患者常感到疲劳和呼吸急促。
主动脉瓣反流可能突然发生或在多年内逐渐发展。一旦病情变得严重,通常需要手术修复或更换瓣膜。
症状
大多数情况下,主动脉瓣反流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展。患者可能多年无症状,甚至未察觉自身患病。但有时该病会突然发生,通常由瓣膜感染引起。
随着主动脉瓣反流的加重,症状可能包括:
- 运动或平躺时呼吸急促
- 疲劳和虚弱,尤其在活动量超过平常时
- 心跳不规则
- 头晕或晕厥
- 胸部疼痛、不适或紧绷感,通常在运动时加重
- 快速、扑动的心跳感(称为心悸)
- 脚踝和脚部肿胀
何时就医
若出现主动脉瓣反流症状,请立即联系医疗团队。
有时该病的首发症状与心力衰竭相关。心力衰竭指心脏无法有效泵血。若出现以下情况,请预约医疗团队:
- 休息后仍无法缓解的疲劳
- 呼吸急促
- 脚踝和脚部肿胀
这些是心力衰竭的常见症状。
原因
典型心脏有两个上腔和两个下腔。上腔(右心房和左心房)接收流入血液,下腔(肌肉发达的右心室和左心室)负责泵血。心脏瓣膜作为心腔开口处的闸门,确保血液单向流动。
主动脉瓣是控制心脏血流的四个瓣膜之一,分隔左心室与主动脉。该瓣膜具有瓣叶(也称小叶),在每次心跳时开合一次。
在主动脉瓣反流中,瓣膜闭合不全导致血液反流回左心室。这使心腔容纳更多血液,可能引发扩大和增厚。
初期扩大的左心室能增强泵血力度维持血流,但最终会导致心脏功能减弱。
任何损害主动脉瓣的状况都可能引发此病,原因包括:
- 先天性心脏瓣膜疾病:部分人出生时主动脉瓣仅有两个瓣叶(二叶式主动脉瓣),或瓣叶异常连接。偶见单叶式或四叶式主动脉瓣。
有二叶式主动脉瓣家族史者风险较高,但无家族史者也可能患病。
- 主动脉瓣狭窄:随年龄增长,钙沉积导致瓣膜僵硬狭窄,影响正常开合。
- 心脏内膜炎症(心内膜炎):这种危及生命的感染性疾病可直接损伤主动脉瓣。
- 风湿热:曾为美国常见儿童疾病,由链球菌性咽炎引发,可致瓣膜僵硬狭窄。由此导致的瓣膜异常称为风湿性心脏病。
- 其他健康问题:马凡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病,或狼疮等免疫系统疾病,可致主动脉扩张损伤瓣膜。
- 主动脉损伤:胸部外伤或主动脉内层撕裂(主动脉夹层)可能损害主动脉引发反流。
风险因素
增加主动脉瓣反流风险的因素包括:
- 高龄
- 先天性心脏缺陷
- 心脏感染史
- 遗传性心脏疾病(如马凡综合征)
- 其他瓣膜疾病(如主动脉瓣狭窄)
- 高血压
该病也可能在无已知风险因素情况下发生。
并发症
主动脉瓣反流的并发症可能包括:
- 晕厥或头晕
- 心力衰竭
- 心内膜炎等心脏感染
- 心律失常
- 死亡
预防
确诊任何类型心脏病者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
若有亲属患有二叶式主动脉瓣,建议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筛查主动脉瓣反流。早期诊断心脏瓣膜疾病对治疗至关重要。
此外,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预防相关风险:
- 严重喉咙痛及时就医:未治疗的链球菌性咽炎可引发风湿热,需用抗生素治疗。
- 定期监测血压:18岁起至少每两年测压一次,高风险人群需增加频次。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