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美民众本周末调回时钟,康涅狄格大学健康中心(UConn Health)医生正强调充足睡眠的重要性,并警示睡眠不足与心脏病及痴呆症风险上升存在关联。
"长期追踪研究显示,民众睡眠不足问题日益严重,医学文献不断提供证据证明其危害性,"康涅狄格大学健康中心医学副教授詹妮弗·帕帕·卡纳安博士表示,"某项研究指出,每晚睡眠不足六小时的患者心肌梗死风险增加20%,相当惊人。"
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57%的受访者认为增加睡眠可改善状态,而仅42%表示获得充足睡眠。
研究进展
多年医学研究持续验证充足睡眠对整体健康的关键作用。
2023年7月发表于《美国癌症协会》的研究发现:"短睡眠时长与中国中老年人群癌症高发风险显著相关,对早期癌症预防具有重要启示。"
另一项针对美国多元人口背景的307名青少年研究(健康数据从出生追踪至成年)显示,石溪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青春期更早的入睡时间、更高睡眠效率及更稳定的睡眠模式,可预测成年后更健康的心血管状态。"
本月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公开》的研究对88,905名40岁以上成年人的分析表明,夜间暴露于较亮光线"与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及中风风险升高相关,且独立于已知的心血管风险因素。"
睡眠不足对心脏的影响
康涅狄格大学健康中心心脏病学教授彼得·舒尔曼指出,睡眠剥夺会提升体内炎症水平。
"睡眠不足时所有应激激素水平都会升高,"舒尔曼解释道,"这导致心脏负荷加重,更易引发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健康睡眠期间,血压、心率和肾上腺素水平均会下降,使心脏获得休息并减轻负担。缺乏这种休息期将使心脏持续承受更高肾上腺素水平的压力。"
舒尔曼补充说明,与肥胖和过量饮酒相关的睡眠呼吸暂停症可能触发心房颤动等异常心律,进而导致中风。
充足睡眠的标准
卡纳安表示,不同年龄人群所需睡眠时长各异,青少年需求高于成人。
"成人平均需要六至八小时,"卡纳安强调,"建议患者将睡眠时长控制在六点五至八小时的最佳区间,实现自然醒且无疲惫感。"
她建议睡前建立放松程序,提前一小时关闭所有电子设备:"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干扰人体生物钟。"
此外需注意:限制咖啡因摄入(午后停止饮用)、避免酒精、保持卧室凉爽舒适安静。"我们建议避免影响整夜睡眠的午睡,"她补充道,"若卧床20分钟后仍无法入睡,应起身进行枯燥活动,让大脑建立'床=睡眠'的条件反射。"
对于存在睡眠碎片化(如呼吸困难惊醒或腿部虫爬感)的人群,卡纳安强调应及时就医排查睡眠障碍。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