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的亚组分析显示,每日服用低剂量秋水仙碱可显著抑制与血液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克隆性造血(CH)突变发展。该研究同步在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大会上公布。
克隆性造血是血液干细胞获得的突变现象,既与白血病等血液肿瘤风险相关,也会使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1.5倍以上。DNMT3A、TET2和ASXL1这三大驱动基因占CH病例的80%,7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10%携带此类突变。
研究人员分析了LoDoCo2试验数据——该试验曾证实每日0.5mg秋水仙碱可使慢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31%。通过检测受试者基线、30天、1年及试验结束时的血液样本发现:秋水仙碱组CH突变细胞年增长率为6.3%(对照组14.9%),对TET2突变株系的抑制效果尤为显著(9.1% vs 29.6%)。
"CH克隆体积越大,越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而TET2突变与心血管风险关联尤为密切。"研究通讯作者、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心脏病专家Michael Honigberg指出,"我们的发现提示CH尤其是TET2突变患者可从秋水仙碱治疗中获得双重获益。"
同期另一项纳入6600名80岁女性的研究表明,TET2、ASXL1和JAK2突变仍与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JACC》主编Harlan Krumholz强调:"CH正在成为连接衰老、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关键纽带,这项研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