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不良与胰腺癌风险升高相关
约旦·约瑟夫
地球网特约撰稿人
胰腺癌难以早期发现,且往往致命。根据联邦统计数据,所有阶段的五年相对生存率接近13%,超过一半的病例在疾病扩散后才被确诊。
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的科学家报告了一项大型分析,将唾液中的微生物与该癌症的后续风险联系起来。研究团队追踪了12.2万名成年人,发现口腔中的一组细菌和真菌与胰腺癌发病风险增加三倍以上相关。
口腔微生物的重要性
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的孟逸轩博士领导了这项工作,并与珀尔马特癌症中心(PCC)合作。
专家们专注于口腔微生物组,即生活在口腔中的细菌和真菌混合物,它们会随饮食、卫生、疾病和药物而变化。
口腔健康与胰腺癌之间的联系此前已有报道。早期的前瞻性研究在较小样本中将某些口腔细菌与后续胰腺癌联系起来,但物种水平细节和真菌数据有限。
关注点正转向真菌以及细菌。在特定条件下,常见酵母菌白色念珠菌(Candida)可在口腔中大量繁殖,科学家正在测试这些生物是否在远离牙齿和牙龈的部位发出风险信号。
新报告通过更多参与者和更深入的微生物分析扩展了这一图景。它还探讨了物种组合可能比单一微生物更重要。
口腔健康与癌症风险的关联
该分析基于两个长期追踪健康的国家级队列。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进行的一项试验中,对照组参与者提供了口腔冲洗样本,该样本已与后续癌症结果相关联。
由美国癌症协会(ACS)运行的配套队列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追踪了全美数万名男性和女性的健康和生活方式定期更新。
这些资源使研究人员能够比较后来发展为癌症的人与保持无癌状态的相似参与者。
唾液和漱口水样本保存了口腔微生物的DNA。对于微生物组分析,漱口水样本与唾液表现相似,这使大型研究变得可行,因为简单的漱口即可捕获可用材料。
纽约大学团队使用全基因组鸟枪测序法分析细菌DNA,使用内部转录间隔区测序法分析真菌DNA。这些技术以物种水平识别微生物,并以比旧方法更精细的分辨率量化其相对丰度。
研究的关键发现
研究人员比较了445名发展为胰腺癌的人与445名未患癌的匹配对照者。27种口腔物种综合考虑,与风险增加三倍以上相关。
三种与牙周病相关的细菌病原体显示出较高的风险。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种族和吸烟因素的模型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结节真杆菌(Eubacterium nodatum)和小单胞菌(Parvimonas micra)表现出正相关。
真菌信号也出现了。念珠菌属(Candida)与风险增加相关,这指出口腔真菌组(mycobiome)的价值,而非仅关注细菌。
估算胰腺癌风险
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微生物风险评分(MRS),汇总了27种细菌和真菌物种的贡献。较高评分与后续诊断几率更高相关,这表明可以识别可能受益于更密切随访的人群。
珀尔马特癌症中心群体科学副主任金英安(Jiyoung Ahn)博士表示:“通过分析口腔中的细菌和真菌种群,肿瘤学家可能能够标记出最需要胰腺癌筛查的人。”这种方法是非侵入性的,并且可以随时间重复进行。
对于平均风险成年人,没有标准的筛查测试,且大多数病例在扩散后才被发现。这使得早期风险标记物的研究变得有价值,特别是当它们来自快速漱口而非扫描或活检时。
观察性设计无法证明因果关系。结果指向需要确认的关联,以及测试机制的实验,包括口腔群落如何影响炎症、免疫或胰腺组织环境。
口腔健康与癌症预防
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群体健康系教授理查德·海斯(Dr. Richard Hayes)博士表示:“现在比以往更清楚的是,刷牙和使用牙线不仅有助于预防牙周病,还可能预防癌症。”
良好的日常护理支持牙龈健康,并可能控制有害病原体。该研究不建议基于单一微生物进行自我测试或治疗。模式比单一物种更重要,临床应用需要仔细验证和平衡效益与危害的阈值。
多种微生物共享口腔,它们会随吸烟、饮食、抗生素和疾病而变化。在科学家完善风险工具的同时,保持定期牙科就诊、管理慢性病和避免烟草仍然是明智的步骤。
未来研究将探讨口腔病毒是否导致胰腺癌、口腔微生物群落在诊断前后如何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是否影响生存结果。分析口腔中的细菌和真菌种群也为预防策略以及向有家族史或其他增加易感性因素的人群传达风险提供了新可能性。
该研究发表在《JAMA肿瘤学》期刊上。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