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颅内血肿是指颅骨内血液积聚。血液可能在脑组织或颅骨下方积聚,压迫大脑。通常由脑血管破裂引起,也可能因车祸或跌倒导致的头部创伤所致。
某些头部创伤,如仅导致短暂意识丧失的情况,可能较为轻微。然而颅内血肿具有潜在致命性,通常需要紧急治疗,可能包括清除血液的手术。
症状
颅内血肿的症状可能在头部创伤后立即出现,也可能延迟数周甚至更长时间才显现。头部受伤后可能会出现无症状期(称为清醒间隔期)。
随着对大脑的压迫增加,可能出现以下部分或全部症状:
- 头痛持续加剧
- 呕吐
- 嗜睡和渐进性意识丧失
- 头晕
- 混乱
- 瞳孔大小不一
- 含糊不清的言语
- 伤侧对侧身体运动丧失(瘫痪)
随着更多血液填充大脑或大脑与颅骨之间的狭窄空间,可能出现:
- 极度困倦或迟钝
- 癫痫发作
- 意识丧失
何时就医
颅内血肿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紧急治疗。
头部遭受撞击后,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 意识丧失
- 持续不退的头痛
- 呕吐、虚弱、视力模糊、站立困难
如果头部撞击后未立即察觉症状,应留意身体、精神和情绪变化。例如,某人头部受伤后看似清醒但能说话,随后陷入昏迷,应立即就医。
即使自我感觉良好,也要请他人观察自己。头部撞击后的记忆丧失可能让你忘记撞击事件。告知他人可能使其更可能识别预警信号并寻求医疗帮助。
病因
颅内血肿最常见的原因是头部创伤。导致颅骨内出血的头部创伤可能源于机动车或自行车事故、跌倒、袭击和运动伤害。
如果您是老年人,即使轻微头部创伤也可能导致血肿。特别是如果您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时。
头部创伤即使没有开放性伤口、瘀伤或其他明显损伤,也可能导致颅内血肿。
不同类型的血肿导致脑部出血的机制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和脑内血肿。脑内血肿也称为脑实质内血肿。
硬膜下血肿
当脑部与覆盖大脑的三层保护膜最外层(硬脑膜)之间血管破裂时,就会发生硬膜下血肿。渗出的血液形成压迫脑组织的血肿。逐渐增大的血肿可能导致渐进性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硬膜下血肿可分为:
- 急性:最危险的类型,通常由严重头部创伤引起,症状通常立即出现。
- 亚急性:症状发展需要时间,有时在头部创伤后数天或数周出现。
- 慢性:由较轻微的头部创伤引起,可能导致缓慢出血,症状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显现。您可能不记得头部受伤。例如,坐进汽车时撞头可能导致出血,特别是如果您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
所有三种类型都应在症状出现时立即就医。及时医疗护理可防止永久性脑损伤。
硬膜外血肿
当硬脑膜外表面与颅骨之间的血管破裂时,就会发生硬膜外血肿。血液在硬脑膜和颅骨之间泄漏形成压迫脑组织的肿块。硬膜外血肿最常见的原因是头部创伤。这种类型也称为颅外血肿。
一些硬膜外血肿患者保持清醒。但大多数人从受伤那一刻起就会变得嗜睡或陷入昏迷。影响脑部动脉的硬膜外血肿若不及时治疗可能是致命的。
脑内血肿
当血液在脑组织内积聚时,就会发生脑内血肿。脑内血肿也称为脑实质内血肿。病因包括:
- 头部创伤,可能导致多个脑内血肿
- 脑血管瘤破裂
- 先天性动静脉连接异常
- 高血压
- 肿瘤
- 某些疾病可能导致脑内突然出血
风险因素
颅内血肿可由头部创伤引起。增加严重头部创伤风险的活动(如不戴头盔骑摩托车或自行车)也会增加颅内血肿风险。
硬膜下血肿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以下人群风险更高:
- 每日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抗凝血药物
- 患有酒精使用障碍
某些情况也可能增加脑内血肿风险。包括先天性动静脉连接异常和脑动脉瘤(脑血管异常扩张)。高血压、肿瘤和某些疾病也会增加风险。
预防
为预防或减轻可能导致颅内血肿的头部创伤:
- 佩戴头盔并确保儿童佩戴头盔。在任何可能导致头部受伤的活动中,应佩戴合适且正确贴合的头盔。包括进行接触性运动、骑自行车、骑摩托车、滑雪、骑马、滑冰、滑板和单板滑雪。
- 系好安全带并确保儿童系好安全带。每次驾驶或乘坐机动车辆时都应如此。
- 保护幼儿。始终使用正确贴合的汽车座椅。垫好柜台和桌缘,封闭楼梯通道,将重家具或电器固定到墙上以防止倾翻。防止儿童攀爬不安全或不稳固的物体。在楼梯上安装安全门,在窗户上安装防护装置。
【全文结束】